裹粮荷锸阵桓桓,凿堑营城往六安。
老子凝情不成寐,挑灯愁听雨声寒。
裹粮荷锸阵桓桓,凿堑营城往六安。
老子凝情不成寐,挑灯愁听雨声寒。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陶安在夜晚派遣差役修筑工事的情景。首句"裹粮荷锸阵桓桓"生动地展现了役夫们扛着工具,满载粮食,队伍整齐有序的壮丽画面。"凿堑营城往六安"进一步说明他们正在远方的六安地区忙碌地开挖沟渠,修建防御工事。
诗中主人公"老子"即诗人自己,他凝神专注,夜不能寐,这体现了他对役夫们的关心和对工程进展的忧虑。"挑灯愁听雨声寒"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独坐灯下,听着窗外寒冷的雨声,内心充满愁绪,表达了他对劳役者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自己责任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明朝社会基层役务的艰辛,以及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忆昔君方少年日,文帝潜宫曾一识。
龙飞上天不可扳,图画空馀两奇石。
闭户读书三十秋,一线为官十领职。
天长令尹莫我知,苜蓿朝盘胜肉食。
三年官满来扬州,僦屋正近横江楼。
门前车马日如市,谈经讲易皆公侯。
公侯满座即沽酒,典却箧内青鼯裘。
乡心苦忆长干里,明日君当渡烟水。
中山李桓文中雄,乃是君之渭阳氏。
深衣再拜如母存,故宅重归令客喜。
岂无旧业问松筠,亦有清辉照桑梓。
青云熟路君何如,白发沧江吾老矣。
老骥伏枥风萧萧,饥鹰侧目看青霄。
骊龙抱珠海底卧,虎豹不噬群狐嗥。
河边老人倚墙坐,六合茫茫弹丸大。
平生剩读古人书,倒箧青钱无一个。
侧闻朝廷遗逸徵,集贤著作空盈庭。
紫微堂上日羊饭,世祖山河如砥平。
君不见杜少陵,剑南宣谋老且穷,瞿塘一蹶伤其躬。
又不见萧齐司徒丧名节,堕水被诮訾超宗。
我惭人马仆石梁,翻身直下冯夷宫。
衣襦沾湿愧乘鲤,鞍辔出没如游龙。
康庄独步信便适,陟危履险由来凶。
从兹时买两芒屩,□□□□□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