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拖雨过长汀,恍若骊珠散紫清。
声到枕边惊蝶梦,风回蓬底带龙腥。
渔灯隐隐孤村暗,芦叶萧萧两岸鸣。
已觉夜深还淅沥,满怀羁思不堪听。
黑云拖雨过长汀,恍若骊珠散紫清。
声到枕边惊蝶梦,风回蓬底带龙腥。
渔灯隐隐孤村暗,芦叶萧萧两岸鸣。
已觉夜深还淅沥,满怀羁思不堪听。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金陵八景(其三)龙江夜雨》描绘了一幅雨夜江边的画面。首句“黑云拖雨过长汀”,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乌云低垂,雨滴如珠,洒落在江面上的情景,显得既富有动态又神秘。"恍若骊珠散紫清"进一步强化了雨滴的晶莹和江水的清澈。
第二句“声到枕边惊蝶梦”,通过写雨声惊扰了栖息在岸边的蝴蝶梦境,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雨声的突然打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风回蓬底带龙腥"则借风带来的江面气息,暗示了雨后江面的湿润和龙舟般的船只形象,富有想象力。
接下来的两句“渔灯隐隐孤村暗,芦叶萧萧两岸鸣”,通过渔火微弱、村庄寂静以及芦苇被风吹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凄清的氛围。最后,“已觉夜深还淅沥,满怀羁思不堪听”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听到雨声引发的无尽羁旅之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江夜雨的景象,情感丰富,寓情于景,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