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萧条居汉浦,清吟编集号檀溪。
有人收拾应如玉,无主知音只似泥。
入理半同黄叶句,遣怀多拟碧云题。
犹能为我相思在,千里封来梦泽西。
白首萧条居汉浦,清吟编集号檀溪。
有人收拾应如玉,无主知音只似泥。
入理半同黄叶句,遣怀多拟碧云题。
犹能为我相思在,千里封来梦泽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汉浦,头发已白,但依然热爱着吟诵和编纂诗集的情景。檀溪是诗人的号,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入。第二句“有人收拾应如玉,无主知音只似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不被世人理解的哀愁,有如珍珠落在无知之人眼中,只能被视作普通的泥土。
第三句“入理半同黄叶句,遣怀多拟碧云题”中的“入理”指的是诗人的情感融入自然,“黄叶句”可能是指秋天枯黄的树叶,而“碧云题”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整句表达了诗人心境的淡定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最后两句“犹能为我相思在,千里封来梦泽西”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相隔万里,但依然能够在梦中与他们相见,这种思念如同大海一样深不可测。
这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淡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岳麓久不到,兵戈浩联绵。
及玆再来游,莲宇犹依然。
隔江望城郭,瓦砾稀人烟。
十里无草木,髡尽群山颠。
老僧旧相识,为语当时缘。
胡骑中宵来,烈火光照天。
杀人知几何,浮尸蔽长川。
巨盗继凭据,奸贪争弄权。
诛求到骨髓,荆棘生荒田。
兹山二三刹,危甚偶得全。
至今斋厨室,不给粥与饘。
步上法华堂,试酌白鹤泉。
泉味俨如昔,松竹自碧鲜。
端如君子操,不为治乱愆。
永夜宿虚堂,慷慨不成眠。
安得有志士,王道还平平。
太平复旧观,山林寄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