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水暖鳜鱼肥,腰筥山童采蕨归。
一路蜜蜂声不断,刺花开遍野蔷薇。
春深水暖鳜鱼肥,腰筥山童采蕨归。
一路蜜蜂声不断,刺花开遍野蔷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风光图。开篇“春深水暖鳜鱼肥”四字,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态丰富的自然环境,春天的到来使得河中的水温适宜,鳜鱼也因此变得丰腴,这是季节变化和生命力旺盛的象征。
“腰筥山童采蕨归”则描写了一幅农村生活图景。腰筥,即背负竹篮的农人,山童指的是在山区长大的孩子们,他们一起去山中采集野生蕨菜。这不仅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也反映出农民简单而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一路蜜蜂声不断”更增添了一份动感和生动性。蜜蜂在花间穿梭,其忙碌的身影和不停歇的声音,都是春天生机勃发的写照,而这种声音也常被用来比喻诗人或文人的勤劳与创作。
最后,“刺花开遍野蔷薇”则是对春日景色的一种点缀。野蔷薇,即野生的蔷薇花,这里的“刺花”可能指的是形容它们的坚韧和顽强,或者是指其他带刺的植物,如玫瑰等。这些开遍田间的野花,不仅美化了乡村景致,也象征着生命力对困境的挑战与突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春天景色的深刻感悟和热爱,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钟山旧游经十载,佳辰今喜登临又。
清明况与数友同,春浓更觉诸峰秀。
绀殿觚棱隐玄雾,閟宫幡幢昏白昼。
古松尚讶龙屈蟠,怪石还疑鹿逗遛。
偶逐樵人茧足趋,惊逢老僧雪眉覆。
郁郁天花百和香,泠泠风篁七弦奏。
东崖西崖绚金碧,前林后林开锦绣。
扪萝或如啼猿抱,下坂急若流星走。
少年兼戒垂堂险,素心默借神灵佑。
名山共阅太史书,思傍精庐卜云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