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二》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二》全文
明 / 徐祯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家城岁晚欲回舟,山寺携衾作夜游。

爱月不妨寒步影,岸冠微觉露濡头。

蒲团对语僧围烛,菊宴分题客咏秋。

怪是思清还废寝,钟声为破小堂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祯卿在年末时节,乘舟返回家乡之际,与山中寺庙中的僧侣一同夜游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家城岁晚欲回舟,山寺携衾作夜游”,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年末归家,却因夜游寺庙而延缓了行程。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颔联“爱月不妨寒步影,岸冠微觉露濡头”,进一步描绘了夜游时的景象。诗人漫步于月光下,寒气虽重,但月光如水,洒在身上,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岸边的冠冕(可能指帽子或某种装饰物)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美丽。

颈联“蒲团对语僧围烛,菊宴分题客咏秋”,转而描写寺庙内的场景。诗人与僧侣们围坐于烛光之下,谈论着佛法与人生,氛围宁静而祥和。同时,菊花宴上,宾客们各自吟诗作赋,以秋日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悟。

尾联“怪是思清还废寝,钟声为破小堂幽”,最后以一种略带神秘的语气收尾。诗人因内心的清静而忘记了睡眠,直到寺庙的钟声响起,打破了小堂的宁静。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寺庙生活对他心灵的净化作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僧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徐祯卿

徐祯卿
朝代:明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79-1511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猜你喜欢

和夜登有美堂

忽闻乘月上层台,正值江湖夜色开。

云屋万重灯火合,雪山千仞海潮来。

静游虽有诗情得,独笑应无俗语陪。

纵使羁怀多感慨,若逢清致少徘徊。

(0)

送子真给事出守常山

安得长材护北州,暂烦儒将拥轻裘。

声名不啻一敌国,功业何须万里侯。

设馆高牙延永昼,猎场飞骑入清秋。

天枢严近恩荣重,归梦应思帝所游。

(0)

落花

何事苍苔数点红,晓来花片落春风。

可怜春色兼花尽,今古此情无处穷。

(0)

梦游洛中十首·其九

履道园池竹万竿,竹间池际笋斑斓。

当时酒所誇文战,今日谁登上将坛。

(0)

送驯鹿与东禅长老

二年驯扰傍山家,欲领东还道路赊。

送汝给孤园里去,此生长伴大牛车。

(0)

画生李维写予像今已十年对鉴观之因题其侧

清眸绿发十年前,朴野风神不易传。

今日青铜莫相照,白髭垂颔面双颧。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