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倚城阴九点烟,虚窗忽响白苏泉。
应将太史河渠记,并入南华秋水篇。
楼倚城阴九点烟,虚窗忽响白苏泉。
应将太史河渠记,并入南华秋水篇。
此诗由明代画家兼诗人董其昌所作,题为《题画赠许绳斋郡伯时浚河成》。诗中描绘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楼阁与烟云、清泉与秋水的交融之美。
首句“楼倚城阴九点烟”,以“九点烟”形象地描绘了城市中的烟雾缭绕之景,仿佛九个烟点点缀在城市的阴影之中,既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又暗示了烟尘与污染的存在。次句“虚窗忽响白苏泉”,则转而描写室内之景,通过“虚窗”与“白苏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仿佛在喧嚣之外,有一股清流潺潺,洗涤心灵。
后两句“应将太史河渠记,并入南华秋水篇”,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引用了《史记》中的“河渠记”和《庄子·外物》中的“秋水篇”,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典故相联系,寓意深远。通过这样的连接,诗人不仅赞美了眼前的美景,更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放酒酬莺,驮香信马,襟欢尚忆芳时。
坐暝帘栊,一词商遣灯知。
暖尊回照江湖梦,更何人、掌上腰肢。
怪阑荃、不共春娇,却话年迟。
晦潇廿载飘萍侣,记湘弦警夜,乡语何其。
眨眼斜阳,玉窗谁弄参差。
坠巢劳燕惊相讯,道浮生、不是无涯。
唤吴船、访柳湖西,莫任东吹。
画栏直。逗出颦红怨碧。
斜阳外、低闪灵旗,还带西风断魂色。愁心裹瘴国。
初识。花应笑客。
伶俜影、扶下素帏,抱月飘烟不盈尺。弓鞋黯行迹。
悄拂水欹裳,借槛铺席。流萤饱掠花阴食。
只烛颤凉蕊,网分斜幔,秋魂飞过树外驿。
又归断桥北。凄恻。暗尘积。共倦客蛮天,香色都寂。
凄凄冷冷清清极。剩树杪蝉语,乍闻箫笛。
花灵肯首,似感我,泪暗滴。
甚一片、愁烟梦雨。刚送春归,又催人去。
鸥外帆孤,东风吹泪坠南浦。
画廊携手,是那日销魂处。
茜雪尚吹香,忍负了、娇红庭宇。延伫。
怅柳边初月,又上一痕眉妩。
当初见惯,只道是、寻常歌舞。
念别来、叶叶春衣,已减了、香尘非故。
恁短烛低篷,独自拥衾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