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西下系垂杨,忽值黄花夹岸香。
逢著故人汪太守,九江城里过重阳。
一舟西下系垂杨,忽值黄花夹岸香。
逢著故人汪太守,九江城里过重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江景图,通过诗人王良佐的视角,展现了旅途中的偶遇与情感的细腻变化。
首句“一舟西下系垂杨”,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一条小船自西而来,在岸边的垂柳旁轻轻停泊。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舟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旅程的结束与暂时的停留,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次句“忽值黄花夹岸香”,笔锋一转,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两岸盛开的菊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季节更迭的诗意。菊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不仅渲染了秋天的气息,也为诗人与故人的相遇增添了温馨与浪漫的氛围。
第三句“逢著故人汪太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意外地遇到了老友汪太守。这一句不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在异乡相遇,对于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慰藉和惊喜。
最后一句“九江城里过重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九江城内,重阳佳节。诗人与故人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相聚,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交流,也赋予了这次相遇更多的文化内涵。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友情和岁月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流畅地叙述了诗人旅途中的偶遇与情感体验,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中夜忽闻雨,迟明殊未收。
都缘数日热,变此一庭秋。
不但梅当熟,从来夏或裘。
可怜方止酒,何日畔牢愁。
吹帽今朝是,登高旧俗同。
穷乡怕逢节,病骨怯临风。
此日千忧里,他时一梦中。
白衣殊不至,空绕菊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