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佳处辄迟留,不觉骎骎白尽头。
率野唯闻多虎兕,到门那得有羊裘。
老身真个如山静,往事从教逐水流。
富贵功名是何物,才堪休处便须休。
云林佳处辄迟留,不觉骎骎白尽头。
率野唯闻多虎兕,到门那得有羊裘。
老身真个如山静,往事从教逐水流。
富贵功名是何物,才堪休处便须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首句"云林佳处辄迟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常常流连于山水之间,不愿离去。"骎骎白尽头"则暗示时光匆匆,诗人已步入老年。
接下来的两句"率野唯闻多虎兕,到门那得有羊裘"运用了象征手法,虎兕代表危险与荒蛮,而羊裘则是隐士的象征,诗人寓言自己身处险境但心境宁静,不求世俗的荣华富贵。
"老身真个如山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超脱与沉静,将自己比作静默的山峰,任凭岁月流逝。"往事从教逐水流"则表达了诗人看淡过去,让过去的经历随时间消逝的态度。
最后两句"富贵功名是何物,才堪休处便须休"直抒胸臆,诗人认为富贵功名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在适合休息的地方,即远离尘嚣之处,才是真正的归宿。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隐逸情怀。
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
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
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
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清泚阶下流,云自谷口源。
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
道高杳无累,景静得忘言。
山夕绿阴满,世移清赏存。
吏役岂遑暇,幽怀复朝昏。
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
长往遂真性,暂游恨卑喧。
出身既事世,高躅难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