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知全禅师南游》
《送知全禅师南游》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

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

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0)
翻译
老师的名声震动了整个京城,空谈佛法吸引众多王侯听讲。
向北的路途上已是白雪皑皑,而向南的道路树木依然青翠。
夜晚在山中禅修,月亮消失在禅意中,秋天的潭水边,汲取清泉时能看见星星摇曳。
回归的日期无法确定,只有一只孤独的鹤在高远的天空中飞翔。
注释
师:指有学问或德行受人尊敬的老师。
誉:声誉,名声。
振:震动,影响。
京城:古代对首都的称呼。
谈空:谈论佛教中的空性观念。
万乘:泛指帝王或显贵人物,一乘即最高位。
北行:向北行走。
山已雪:山上已经下雪。
南去:向南离去。
木犹青:树木仍然呈现绿色。
夜岳:夜晚的山岳。
禅销月:禅定使月亮显得消失。
秋潭:秋季的潭水。
汲动星:汲取水时能看到星星闪烁。
回期:回归的日期。
不可定:无法确定。
孤鹤:孤独的鹤。
高冥:高远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送知全禅师南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出发远行者的祝愿和自己留守的孤独感慨。诗中“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两句,设置了一种盛大的氛围,说明知全禅师在京城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其教诲吸引了无数人倾听。

接下来的“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描绘出季节交替的景象,北方已经降雪,而知全禅师南行之地树木尚绿,这不仅是自然景物的对比,更隐喻了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和境遇。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则是对知全禅师修炼佛道的形象描绘。夜晚时分,在高山之巅进行禅修,与明月相伴;而到了秋季,则在清澈的溪潭中汲水,似乎连星辰也能触动。这两句表达了知全禅师对佛道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全禅师归期不定的担忧,以及自己孤独留守时的心境。如同那只停落在高空中的孤独鹤,诗人的心情也格外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修生活的描写,既表达了对知全禅师的敬仰,也流露出了诗人自身的情感波动,是一首集祝愿、送别与自我情怀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张尚宝叔养尚宝前御史以言事罢起按二辅尝首荐予

霄汉重游地,风波百折身。

一官新尚玺,三辅旧埋轮。

霜色凌清禁,天颜许近臣。

独惭虚剪拂,矫首属车尘。

(0)

署中槐树摇落有感

婆娑两槐树,生意若无冯。

明月不相媚,朔风时见陵。

枝寒过倦鸟,影瘦入残灯。

为寄云烟道,春来倘郁蒸。

(0)

时事有感·其一

闻道三吴血,犹腥大海涛。

运筹人自异,推毂帝频劳。

白羽军符峻,黄金甲第高。

普天嗟玉石,吾计屈蓬蒿。

(0)

答明卿·其二

国步群才后,天威百战间。

衣冠衔宠过,兵革置身艰。

高议宁排闼,微名且抱关。

即论杯酒外,何物暂开颜。

(0)

初秋独游张园五首·其三

海外戎王麦,风前石国榴。

火珠红乍吐,栗玉翠还浮。

物自频堪摘,人胜几度游。

雕栏太平里,曾是曲阳侯。

(0)

病答明卿·其二

得汝怜贫惫,新诗慰藉多。

病添仍药饵,身在且兵戈。

拙信乾坤戏,狂堪日月多。

无劳骇容鬓,吾已会高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