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烘透春机杼。春在明霞多处。我是有诗渔父。
一梦秦天古。柳枝巷陌深朱户。墙外风流一树。
十五年来凝伫。弹尽胭脂雨。
明霞烘透春机杼。春在明霞多处。我是有诗渔父。
一梦秦天古。柳枝巷陌深朱户。墙外风流一树。
十五年来凝伫。弹尽胭脂雨。
此诗描绘了一片春日明霞之下的桃园景象,充满了对往昔时光和故人的怀念。"明霞烘透春机杼"一句,以鲜明的春日阳光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场景,其中"春机"指的是春天的织布机,象征着春意盎然和生命力。
"春在明霞多处"进一步强调了春天到处都是一片生机,与诗人所处之地形成鲜明对比。"我是有诗渔父"自称为渔父,即隐居的诗人,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境遇。
"一梦秦天古"则带有一丝仙气,将现实与幻想交织,通过梦境回忆古代的辉煌。"柳枝巷陌深朱户"描绘了一条静谧的小巷,柳树成荫,小径曲折通向朱红色的门户,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
"墙外风流一树"中,“墙外”暗示了隔绝与隐蔽,而“风流一树”则让人联想到那株独自摇曳于春风中的桃花树,既是美丽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的孤独与超脱。
"十五年来凝伫"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长久凝望和停留。"弹尽胭脂雨"则以绮艳的词汇形容春日细雨,如同女子的胭脂(一种古代化妆品)一般,既美好又带有一丝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摹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桃源故土和往昔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在春日里独自沉浸于美好幻想中的超脱与孤寂。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秋云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疑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九真何苍苍,乃在清汉尾。
衡茅依草木,念远独伯姊。
春来众芳滋,春去众芳委。
兄弟各天涯,啼鴃见料理。
汉江出巨鱼,风雷入驱使。
安得挟我辀,西征二千里。
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词剪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