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打西江渡。便抬头、严城鼓角,乱烟深处。
无限珠玑双手接,颇觉奚囊暴富。
强载月、空舟回去。
劝子不须忧百草,四周维、自著灵鳌柱。
互今古,只如许。杭州直北还乡路。
想山中、猿呼鹿啸,鹭翔鸥舞。
尽道翁归真个也,只怕颜容非故。
愿从此、耕云钓雨。
盘谷幽深空谷杳,但书来、时寄相思句。
千里外,镇延伫。
晚打西江渡。便抬头、严城鼓角,乱烟深处。
无限珠玑双手接,颇觉奚囊暴富。
强载月、空舟回去。
劝子不须忧百草,四周维、自著灵鳌柱。
互今古,只如许。杭州直北还乡路。
想山中、猿呼鹿啸,鹭翔鸥舞。
尽道翁归真个也,只怕颜容非故。
愿从此、耕云钓雨。
盘谷幽深空谷杳,但书来、时寄相思句。
千里外,镇延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和惠检阅惜别》,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晚上打西江渡口的场景,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情怀。
"晚打西江渡。便抬头、严城鼓角,乱烟深处。" 这几句描绘了夜幕降临时,诗人在西江渡口的氛围,抬头望见的是古城的轮廓和远方传来的军营号角声,以及战乱后的烟尘弥漫,这些景象充满了战乱带来的荒凉感。
"无限珠玑双手接,颇觉奚囊暴富。强载月、空舟回去。" 这里则是诗人对自己在战争中获得珍宝的描写,但这些财富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只是在回家的路上,将月亮装载于空舟,显得孤独而无奈。
"劝子不须忧百草,四周维、自著灵鳌柱。互今古, 只如许。杭州直北还乡路。"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劝告,不必为世事烦恼,而是要像他一样选择归隐山林,将精神寄托于自然之中。
"想山中、猿呼鹿啸,鹭翔鸥舞。尽道翁归真个也, 只怕颜容非故。愿从此、耕云钓雨。" 这里是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听着猿啼鹿叫,看着鸟儿在空中翱翔,这一切都让他感到自己归隐后的选择是真实而纯粹的,但唯独担心时间流逝后自己的容颜会有所改变。最后表达了他愿意从此以后,像耕耘云端、钓取雨滴一样地生活。
"盘谷幽深空谷杳,但书来、时寄相思句。千里外,镇延伫。" 在这几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所在之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他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尽管离别的人远在千里之外。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战乱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他对于归隐后的选择所持有的坚定与忧虑。
明月出东山,飞光照峨嵋。
白云生镜石,动有万里期。
念子在远道,身为微禄縻。
九载一迁秩,会面知何时。
生女有所托,谁能嗟远离。
去春始归宁,怀抱乳下儿。
苦云夫去远,辛勤仰姑慈。
成童恋祖母,乳子乃在兹。
近得嘉定报,衣成将寄谁。
亟令吾孙去,庶用慰离思。
眉山云千叠,锦水天一涯。
勖哉慎自保,有志达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