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家槐》
《张家槐》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乐府曲辞

张家槐,鹊巢枝,使君才出户阖扉。鞭行人,上及飞。

弹鹊母,连鹊卵,鹊母弃雏走何所。

曙衙开,邸报来,使君朝去鹊莫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张家槐上的鹊巢和使君的行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动态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栩栩如生。

首先,"张家槐,鹊巢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一棵长满槐花的树上,有鹊巢筑于其枝。这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氛围。

接着,"使君才出户阖扉",描述了一个官员(使君)刚离开家门,准备外出的情景。这一句简洁地勾勒出了人物形象,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将与这位官员有关。

随后的"鞭行人,上及飞",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使君出行时的急切或权威,甚至可能带有某种不寻常的举动,使得原本平静的场景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紧接着的"弹鹊母,连鹊卵",揭示了使君行为的后果,他不仅伤害了鹊巢中的母鹊,还破坏了鹊卵,这种粗暴的行为直接导致了鹊巢的毁灭和幼鹊的无家可归。

"鹊母弃雏走何所",母鹊在面对失去家园和幼子的困境下,选择了逃离,这一幕充满了悲凉和无奈,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艰难。

"曙衙开,邸报来,使君朝去鹊莫归",日出之时,使君已经前往官府,而此时的鹊却无法返回巢穴,暗示了自然界的秩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共存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蕴含了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反思。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忍姑·其二

偶然相见郁金堂,收却聪明敛却狂。

茗碗未妨留熟客,熏炉何患泄生香。

祇馀典午清言习,那用仓庚疗妒方。

若许天台长借住,桃花翻看得寻常。

(0)

大家·其一

风格天然是大家,不施金翠不铅华。

眉弯只仿三分月,心曲常期百合花。

早喜娇儿工蜡凤,每嗤小婢学涂鸦。

罗衣怕惹薰笼息,自有生香胜辟邪。

(0)

减字木兰花·其三杨妃

木兰殿里。回雪流风人莫比。万里桥头。

水绿山青不尽愁。连昌春竹。空映落花红簌簌。

莫问当年。锦袜犹能直许钱。

(0)

花鸟图·其三

霜染平江翠欲飞,波心夜半度灵妃。

可怜一掬苍梧泪,拭遍当年旧制衣。

(0)

念奴娇.题芭蕉画册

萧萧意远,带烟痕写出,翠无重数。

曾向辋川图里见,残雪恁时消去。

几净宜书,窗阴碍绣,染绿闲庭宇。

夕阳遮了,浅红留在高树。

最好瘦石安排,疏花衬贴,三径移云补。

记得读书深夜坐,记得煎茶帘户。

倚枕听秋,挑灯味梦,一阵黄昏雨。

玉阶如水,暗蛩能说凉趣。

(0)

凤凰台上忆吹箫.由都返晋,作函寄怀都中姊妹

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

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

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

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苕苕。

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

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

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

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