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

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

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cuīshíèrshìguànkǒu宿bàoēn
táng / céncān

wénjūnxún便biàn宿zhīgōngfáng
yuèlěngshēn殿diànjiāngyúnyōnghuíláng

rándēngsōnglínjìngzhǔmíngcháiménxiāng
shèngshìjiēxiāngyōuxīngcháng

翻译
听说您探寻荒野古寺,便夜宿在支公的禅房。
清澈溪流映月色,深殿倍感清冷;江面云雾缭绕,回廊似被拥揽。
松林中点亮佛灯,四周愈发宁静;柴门边煮茶飘香,氛围闲适。
如此美妙的景致难以再遇,对这番幽静雅趣的思念绵绵不绝。
注释
闻君:听说您。
寻:探寻。
野寺:荒野中的古寺。
便宿:就住宿。
支公房:支公(僧人)的禅房。
溪月:溪水映照的月光。
冷:使...感到清冷。
深殿:寺庙深处的大殿。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
拥:环绕。
回廊:曲折的走廊。
然灯:点亮灯(特指佛灯)。
松林:种满松树的树林。
静:宁静。
煮茗:煮茶。
柴门:简陋的木门,这里代指禅房门外。
香:香气扑鼻。
胜事:美好的事情。
不可接:难以再次遇到或体验。
相思:相互思念或单方面深切怀念。
幽兴:对幽静雅致之趣的兴致。
长:长久,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佛法修养和友情的深切感怀。

"闻君寻野寺,便宿支公房"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隐逸之意,"野寺" 和 "支公房" 都是远离尘世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物理上的距离,更有心灵上的超脱。

"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 这两句通过对月亮和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寂而又神秘的氛围。月亮常象征着孤独与静谧,而云则给人以无边无际之感。

"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 这里继续强调了自然界的宁静,同时也描绘了一种生活状态。点灯、煮茶都是需要耐心和专注的行为,它们象征着一种慢节奏而深度的生活态度。

"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无法再续前缘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切相思之情。这里的"胜事" 指的是难以重复的美好时光,而"相思幽兴长" 则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在心中生根发芽,变得深远而持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佛法以及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感怀。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寿史相七月廿九

两只补天手,一片济时心。

信道相门再相,现此宰官身。

涤洗乾坤都了,填压华戎既定,治世庆升平。

中外为冠冕,闻望耸簪缨。星昴降,蓬矢挂,属芳辰。

黄阁一秋来早,明日又三旬。

庭戏莱衣双桂,砌列谢兰无数,廊庙会风云。

愿衍庄椿算,长沛傅岩霖。

(0)

浪淘沙令·其一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0)

晚过水北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0)

春草宫怀古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0)

横吹曲辞.梅花落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0)

十二时慢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