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到三公府,晚岁归来五老庵。
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
孤舟夜泊滩声恶,小瓮晨香雪意酣。
笑语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参。
平生不到三公府,晚岁归来五老庵。
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
孤舟夜泊滩声恶,小瓮晨香雪意酣。
笑语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平生不到三公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疏离,以及对庐山道人选择归隐的认同。次句“晚岁归来五老庵”则写出了道人回归自然、晚年修行的生活状态。
“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两句,诗人以“夙士”比喻道人,赞誉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如同殿后的支柱,同时又暗示道人的智慧如同指南针,给予人们方向。接下来,“孤舟夜泊滩声恶,小瓮晨香雪意酣”通过描绘夜晚舟行和清晨焚香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道人归隐生活的想象和羡慕。
最后两句“笑语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参”则是诗人与道人在梦中相会,共享笑谈的温馨画面,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诗人对道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道人生活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体现了陆游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岐路眩南北,素丝变黄绿。
本为栎杜朽,误佩汉庭竹。
白日漏层云,馀辉散林麓。
黾勉怀知遇,驾言骋行目。
贵阳在何处,山高路绵矗。
风俗杂夷夏,蛮獠混生熟。
公家有程约,往往视刻木。
君子行道心,不是为窃禄。
世路有险夷,君子何恶欲。
庄生齐物篇,每以物观物。
泰山非有馀,芒芥非不足。
所恨材智浅,无以供臣仆。
周车畏输载,羲鼎戒覆餗。
赖有同心人,教我闽海曲。
健鹘兮盘空,俯视兮寰中。
招之兮不下,万里兮刚风。
綵线兮金针,刺绣兮华衾。
结识兮夫君,岁晚兮同心。
忽辞兮青毡,驻节兮秦川。
佩服兮玺书,陶铸兮才贤。
南山兮气高,九卿兮一毛。
拂衣兮长啸,林木兮萧骚。
七十兮春秋,学赋兮远游。
虹蜺兮夜吐,经旬兮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