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觉江流平,漶漫裂三股。
舟子告风横,因循宿中浦。
慈湖古戍近,犹复小江阻。
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
把酒讯三老,此宁泊舟所。
谂我今昔异,解带无所苦。
向来探丸徒,白昼犹旁午。
一自尚书来,此辈凛刀俎。
江山亘千里,有屋皆外户。
似闻襄江道,衽席过行旅。
翳公旧威爱,平宁尚如许。
两地好经行,为官喜欲舞。
倒床鼻雷吼,梦破闻船鼓。
受欺堕姑息,迂儒彼何取。
坐觉江流平,漶漫裂三股。
舟子告风横,因循宿中浦。
慈湖古戍近,犹复小江阻。
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
把酒讯三老,此宁泊舟所。
谂我今昔异,解带无所苦。
向来探丸徒,白昼犹旁午。
一自尚书来,此辈凛刀俎。
江山亘千里,有屋皆外户。
似闻襄江道,衽席过行旅。
翳公旧威爱,平宁尚如许。
两地好经行,为官喜欲舞。
倒床鼻雷吼,梦破闻船鼓。
受欺堕姑息,迂儒彼何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造在慈湖北岸泊船的经历。首句“坐觉江流平”展现了江面平静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漶漫裂三股”则暗示了水流突然变得汹涌,舟子警告风浪横生,诗人被迫在中浦停留。慈湖古戍近在咫尺,小江却成为阻碍,渔翁的生活简朴,居处孤独。诗人与当地老人交谈,感叹时局变迁,昔日的不安与如今的安宁形成对比。
诗人提及“探丸徒”和“尚书来”,暗指社会动荡时期与和平时期的不同,以及权力带来的显著变化,连普通人家都受到保护,过往的行人如卧榻之侧的过客。诗人对当地官员的治理表示赞赏,认为他们带来了平宁,自己为官之地也变得适宜漫步。夜晚,诗人躺在床上,听到雷声和船鼓,梦境被打破,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宽容态度。
最后两句,诗人自嘲为迂腐的儒者,对于受到的些许委屈,选择姑息,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理解和对官场生活的微妙感受。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般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心境的转变。
我家古瀛海,平地无寸山。
北行到京国,始见翠扫天。
往来咫尺地,不及穷跻攀。
友朋日相笑,俗病何由痊。
岂知阻登陟,不尽因痴顽。
清晖娱耳目,奇福天所悭。
苍松白石下,兹事皆前缘。
蜡屐约西迈,脂牵仍南还。
侧想九节杖,直上万仞巅。
俯视见百里,一气如浮烟。
豆人而寸马,蠕蠕相后先。
慨焉念故人,逐队行其间。
斜阳渡圣水,疲马不可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