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头月白良夜深,美人睡起搊胡琴。
咿嚘怨抑如诚诉,四弦了不谐琴音。
推琴凭栏歌一曲,为声不成气不续。
和愁拥面归锦帷,曲肱展转愁相属。
床前蛟烛光荧荧,乍明乍灭如参星。
卷衾起来问高烛,能知妾意还不能。
烛如不解人深意,如何伴妾长垂泪。
澄思微物本无情,有怀触目皆伤志。
眠来复坐坐复眠,不交两睫时潸然。
自惟命薄多离恨,春宵镇长迟曙天。
亲知问得郎书不,低头无言堕红雨。
迟回捩泪强为容,不成一语愁还主。
何人远自日边归,殷勤为问郎归期。
待得郎归与俱隐,不教被劾缘蛾眉。
楼头月白良夜深,美人睡起搊胡琴。
咿嚘怨抑如诚诉,四弦了不谐琴音。
推琴凭栏歌一曲,为声不成气不续。
和愁拥面归锦帷,曲肱展转愁相属。
床前蛟烛光荧荧,乍明乍灭如参星。
卷衾起来问高烛,能知妾意还不能。
烛如不解人深意,如何伴妾长垂泪。
澄思微物本无情,有怀触目皆伤志。
眠来复坐坐复眠,不交两睫时潸然。
自惟命薄多离恨,春宵镇长迟曙天。
亲知问得郎书不,低头无言堕红雨。
迟回捩泪强为容,不成一语愁还主。
何人远自日边归,殷勤为问郎归期。
待得郎归与俱隐,不教被劾缘蛾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深夜中弹奏胡琴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楼头月白良夜深”,以月白夜深的环境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美人睡起搊胡琴”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行动,暗示她可能因思念或内心愁绪而难以入眠,通过弹奏胡琴来排遣情感。
“咿嚘怨抑如诚诉,四弦了不谐琴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弹琴时的神情和琴声的哀怨,仿佛她的心事通过琴声倾诉出来,但琴音却显得杂乱不和谐,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推琴凭栏歌一曲,为声不成气不续”进一步展现了女子的情感状态,她试图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歌声断断续续,无法连贯,这反映了她情绪的波动和内心的挣扎。
“和愁拥面归锦帷,曲肱展转愁相属”描述了女子回到绣帷中的情景,她紧拥着愁绪,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表现了她对情感的深深忧虑。
“床前蛟烛光荧荧,乍明乍灭如参星”通过描绘烛光的闪烁不定,营造出一种不安和不确定的氛围,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焦虑和迷茫。
“卷衾起来问高烛,能知妾意还不能”表达了女子对高烛的询问,希望它能理解自己的心意,但高烛作为无生命的物体,自然无法回应,这更加强化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烛如不解人深意,如何伴妾长垂泪”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孤独感,她感到连身边的物体都无法理解自己的情感,只能独自垂泪。
“澄思微物本无情,有怀触目皆伤志”揭示了女子对世间万物的无奈,即使是最细微的事物也无法给她带来安慰,她的思绪和情感都充满了伤痛。
“眠来复坐坐复眠,不交两睫时潸然”描绘了女子反复辗转于睡眠和清醒之间,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表现了她长时间的痛苦和煎熬。
“自惟命薄多离恨,春宵镇长迟曙天”表达了女子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认为自己多灾多难,春夜漫长,黎明迟迟不来,象征着她对未来的悲观和绝望。
“亲知问得郎书不,低头无言堕红雨”描述了女子面对亲友的询问,虽然想回答,但最终只能低头无言,泪水如同红雨般落下,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力。
“迟回捩泪强为容,不成一语愁还主”表明女子试图掩饰自己的情绪,但即使勉强微笑,也无法完全掩盖内心的愁苦。
“何人远自日边归,殷勤为问郎归期”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归来之人的期待,希望能得到关于丈夫归期的消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待得郎归与俱隐,不教被劾缘蛾眉”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设想,希望等到丈夫归来后,两人可以一起隐居,不再受到外界的指责和困扰,体现了她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她面对情感、命运和外界压力时的复杂情感和挣扎。
玉山根盘数百里,上有高台半空起。
地辟天开玉削成,今来古往神居止。
亭亭万仞撑晴空,旭日照耀金芙蓉。
层崖叠嶂镇晴雾,紫萝碧草摇春风。
九仙仙去一千载,不在缑山定瀛海。
月明环佩每归来,台上遗踪宛然在。
使君閒暇寄登临,历览遗踪慨古今。
指点群峰三十六,石崖飞瀑能清心。
苍凉落日归林鹤,台上霞光烂相烁。
翛然游罢去朝天,何日烧丹寻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