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隐君子,琢语冰段清。
彼美补锅篇,义远有劝惩。
烹饪一饷止,操持千载成。
未须誇染指,岁晏期曲肱。
江南隐君子,琢语冰段清。
彼美补锅篇,义远有劝惩。
烹饪一饷止,操持千载成。
未须誇染指,岁晏期曲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适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朋友徐仁父先大夫改补锅艺的赞赏和期许。全诗语言精练,意境清新,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之美。
“江南隐君子,琢语冰段清。”此两句描绘了徐仁父在江南地区以其高洁的人格和清新的文学才华而隐藏于世。"琢语"指的是精心雕琢的语言,而"冰段清"则形容其文笔之清丽脱俗。
“彼美补锅篇,义远有劝惩。”这里,“彼美”赞扬徐仁父在补锅技艺上的高超造诣,而“义远有劝惩”则表明这种技艺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精湛,更蕴含着深远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警示。
“烹饪一饷止,操持千载成。”这两句诗强调了徐仁父在烹饪补锅方面的独到造诣,不仅能以最小的材料(一饷)达成完美,也象征着其技艺经得起时间考验,能够传承千年。
“未须誇染指,岁晏期曲肱。”诗人提醒说,即便是如此高超的技艺也不应骄傲自满,因为岁月流转,时光荏苒,每个人都需要保持谦逊和不断进取的态度。
叶适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徐仁父的技艺,更表达了对友人品德和才华的深切敬佩,以及对其持之以恒、不骄不躁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香沉宿雨,帘捲秋阴,偶谱宫商花底。
正人对青峰,幽思难寄。
几处高阁春寒,并吹落、玉箫声里。
忆当年,缥缈秦楼,依依如缕。堪喜。
月夕花晨,想草堂词伯,引商刻徵。
讶寂寂梨花,盈盈溪水。
一番别恨离情,都写入、碧云清吹。
且试得,新谱闲裁,栏杆留倚。
酷暑初收。林园静、乱蝉远树清幽。
岁华欲晚,梧桐又坠新秋。
曲沼芙蓉半落,绣帏低捲下妆楼。
引诗情,夕阳树杪,雁阵云头。
新词几番谱就,倚朱栏眺望,月影如钩。
素纨慵举,侵衣凉气轻柔。
纱窗篆烟半烬,爱素盎、芳兰气味投。
知何处,起一声长笛,清韵悠悠。
花信风柔,向碧纱深处,吹展双眉。
明妆已罢翠箔,犹自低垂。
何因不卷,奈轻寒、尚把人欺。
合寄语、窥帘燕子,衔泥缓著些归。
刚是画楼初下,看楼头嫩柳,媚眼生姿。
多情一阑秀色,粉艳纷披。
飘扬点缀,有蘧蘧、戏蝶交飞。
罗扇小、应难扑得,描来绣上春衣。
奈听春雨细,共风送、落花声。
正双燕归来,寻巢弄剪,虚傍帘旌。黄莺。
翻从树底,认婵娟敛影照空明。
不道蛾眉憔悴,东风独立残更。云行。伴柳絮飞轻。
池畔草相迎。被几处啼鸦,但催愁思,不解春醒。
堪惊。春光似水,照朱颜揽镜不胜情。
凭仗东皇雨露,明年更簇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