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郭宰为郑全真殁买田以赡其后》
《郭宰为郑全真殁买田以赡其后》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郑生在日常无食,身后恓惶又可知。

郭象有缘天付与,新租满碓不言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ōzǎiwèizhèngquánzhēnmǎitiánshànhòu
sòng / shì

zhèngshēngzàichángshíshēnhòuhuángyòuzhī

guōxiàngyǒuyuántiānxīnmǎnduìyán

翻译
郑生平日里没有食物,生活困苦难以描述。
郭象的际遇仿佛上天安排,新收的租谷足以填饱肚子,他却从未提过饥饿。
注释
郑生:指代某个人物,生活贫困。
无食:没有食物。
恓惶:形容生活困苦、忧虑不安。
可知:可以想象。
郭象:可能是诗中人物或象征智慧的人。
有缘:命运使然,有好的机遇。
天付与:上天给予的。
新租:新近收取的租米。
满碓:满谷仓,形容丰收。
不言饥:不说自己饥饿,可能表示富足或淡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士人郑生和郭象的不同遭遇。"郑生在日常无食,身后恓惶又可知"表达了郑生的贫困生活,他连日常的饮食都无法保证,身后的困顿也可以想见。而"郭象有缘天付与,新租满碓不言饥"则写出了郭象因缘分所得,得到天赐之物,田地里收获满仓,不再提起饥饿。这两句通过对比两个人的境遇,展示了命运的无常和生活的不平等。

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命由天定的哲学思考。然而,从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于郑生困境的同情以及对郭象好运的赞叹。

此外,诗名"郭宰为郑全真殁买田以赡其后"透露了这首诗背后的故事:郭宰为了帮助去世的郑全真,买下田地来养活他的家人。这样的行为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友情与道德,颇有古风。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诗,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社会责任和人伦关怀的信息。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赋得花朝遇雨

春阴偏是趁今朝,妒暖馀寒尚自饶。

花意如人初中酒,柳容似冻未舒条。

踏青游屐方微湿,听雨吟魂却暗销。

烟里空濛飞翠冷,纵无红紫亦堪描。

(0)

送周尚宝以宁夏事谪潮阳尉

鸡肋官仍薄,羊肠路转难。

可怜秦逐客,更远楚江干。

事去空谈剑,忧来尽指冠。

潮阳碑尚在,寂寞待君看。

(0)

咏怀十首·其四

千里乃咫尺,生贤如比肩。

千载乃顷刻,圣起如踵连。

古今何寥泬,援琴扣商弦。

南山有琼芝,五色含云烟。

采之思所贻,岁暮徒潸然。

(0)

宝鸡县张仙洞中长歌行次壁间谢高泉韵

去国何迟迟,青山一丈携。

春风已三月,逐虎桃花蹊。

既闻粪金牛,又传化宝鸡。

仰首笑碧落,拂袖凌丹梯。

左虬右文豹,稳驾无人挤。

如何牧马滨,尚有问津迷。

劳因豚往贺,诡从禽遇奚。

惜哉昆吾锋,徒有斫沟泥。

所以衡门士,折矢释孤麛。

上冈抱黄犊,枢户衣皲犁。

中心藏皓洁,面上蒙黝黧。

家有黄口儿,倚户饥苦啼。

掉头去不顾,吾道无忧栖。

邈哉大雅初,高征供蒸黎。

淳风逝不处,去水无回低。

因思驻吾颜,刀圭丸粉提。

身轻骑八骏,联三十二蹄。

仙人五城楼,玄圃岌而跻。

玉匣简隐诀,金书撷幽题。

誓断区中缘,岂云藏会稽。

九州黑子耳,千载谁能徯。

忽然俯宗国,脊局心予凄。

我有峨嵋家,结茅聊可栖。

且当弥远驾,乐志西山西。

(0)

达公来别云欲上都

艇子湖头破衲衣,秣陵秋影片云飞。

庭前旧种芭蕉树,雪里埋心待汝归。

(0)

送刘参藩寄问东莞覃见日卢海畴诸子

曲江春老赋停云,病浅临风一送君。

暂有公荣宜对酒,那堪孙楚即离群。

高餐露菊逢秋尽,细语霜钟入夜分。

更折梅花问耆旧,罗浮清隐最相闻。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