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
《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凉透秋衣不忍眠,更何处觅蕊珠仙。

水光夜气无三伏,人影花阴共一船。

菱藻有香风四合,地天无际月双圆。

碧筒剩对青山吸,此乐人间几百年。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七月十五夜云心邀泛北湖》描绘了一幅清凉宁静、月色如洗的夏夜湖上图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首句“凉透秋衣不忍眠”,以“凉”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舒适的氛围,仿佛秋日的微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难以入眠。接着,“更何处觅蕊珠仙”一句,借神话中的蕊珠仙子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寻觅到如此纯净心灵的伴侣。

“水光夜气无三伏,人影花阴共一船”两句,将画面拉近,描绘了夜晚湖面上水波与月光交织的美丽景象,以及人在船上与花影相伴的和谐场景。这里的“无三伏”不仅指天气的凉爽,也暗含了诗人对摆脱炎热酷暑、心灵得到清凉的渴望。

“菱藻有香风四合,地天无际月双圆”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菱角与藻类散发的香气,以及四周弥漫的清凉之风,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同时,地天相连、月圆双照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圆满。

最后,“碧筒剩对青山吸,此乐人间几百年”两句,以“碧筒”(一种用竹筒装酒饮用的方式)为喻,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生活之乐的情境。这不仅是对眼前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短暂而美好的深刻感悟,寄寓了诗人对永恒快乐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生活乐趣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送易长卿二首·其一

南仕衣难绿,东归鬓欲皤。

儒流淹赞佐,官事辍吟哦。

春动芝兰砌,秋澄菡萏波。

长官前进士,降揖礼容多。

(0)

仲春雅集分韵得染字

出自行春门,山明烟雾敛。

平湖芳草生,野水绿如染。

园亭桃李花,相映杯潋滟。

乘风登白纻,石路不巇险。

大江远漫漫,浮云闲冉冉。

绝顶尊俎列,微酡入腮脸。

山僧煮茗迎,松下门半掩。

穿林叩仙洞,琼章借披检。

钓台更留酌,真乐意无慊。

因嗟久城市,不觉时荏苒。

今日良宴集,兰亭视何忝。

同行皆俊彦,冠佩罗整俨。

临溪咏而归,悠然忆曾点。

(0)

水龙吟.夜闻铜瓶汤□作

玉釭开尽丹葩,画檐深宿蟾蜍影。

门掩清宵,声来何处,堂空人静。

如竹梳风,如荷过雨,如泉发井。

向罗帏细细,如歌如语,还如暗虫相命。

绣被沉薰正暖,梦云车、紫鹓双并。

洞庭旷野,九韶齐奏,殷天笙磬。

别有蛾眉,鼓琴弹瑟,江鸣山应,待翛然睡觉,炉存馀灺,鸡啼窗囧。

(0)

满庭芳.重九

雨歇凉生,天高气爽,又是一岁重阳。

雁声来处,云白草茫茫?

黄菊知人无酒,也不惜、椷死幽芳。

龙山上,西风暝霭,落日下牛羊。

登楼,何限兴,一齐分付,络纬寒螀。

把古今闲事,莫更思量。

坐到银河案户,城角尽、月转空墙。

凝眸久,惊乌蜚起,零露湿衣裳。

(0)

浣溪沙.槿花

可怪西园木槿花,强将孤艳斗轻霞。

不知门外夕阳斜。

应有断魂随蛱蝶,岂无悠恨寄寒鸦。

那堪横被绿苔遮。

(0)

宿贾性之市隐斋

今年冬雨不作雪,屋头鸟声浑似春。

绝怜草色绿铺地,可爱梅花白照人。

时物巳迎新岁换,交情空向异乡亲。

忽思昨夜残灯里,错认还家梦是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