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濛濛,斜抱着、清溪一曲。
向此处、编篱晒网,牵船结屋。
莺暖鮰鱼堆似上,水深莼菜寒于玉。
枕晴川、泼眼入窗来,山光绿。雨初霁,分陶菊。
炊渐冷,燃湘竹。听拍歌铜斗,何愁荣辱。
鸦舅笼烟昏树绕,恶姑叫雨春田足。
更月明、小艇剪汀莎,渔蛮熟。
烟柳濛濛,斜抱着、清溪一曲。
向此处、编篱晒网,牵船结屋。
莺暖鮰鱼堆似上,水深莼菜寒于玉。
枕晴川、泼眼入窗来,山光绿。雨初霁,分陶菊。
炊渐冷,燃湘竹。听拍歌铜斗,何愁荣辱。
鸦舅笼烟昏树绕,恶姑叫雨春田足。
更月明、小艇剪汀莎,渔蛮熟。
这首《满江红·题柳村渔乐图》是清代词人徐釚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田园渔家生活画面。开篇“烟柳濛濛”四字,以朦胧的烟柳烘托出宁静的乡村氛围,"斜抱着、清溪一曲"则展现出溪流曲折、柳树依依的景致。接下来,词人通过“编篱晒网”、“牵船结屋”的细节,描绘了渔夫们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
“莺暖鮰鱼堆似上,水深莼菜寒于玉”,运用比喻手法,形容春天里鱼儿肥美和莼菜的鲜嫩,富有诗意。接着,“枕晴川、泼眼入窗来,山光绿”描绘出窗外的美景,晴空下的河流和青山,色彩鲜明,生机盎然。
下片转而写雨后初晴,词人品味着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雨初霁,分陶菊",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炊渐冷,燃湘竹",描绘出炊烟袅袅、竹火微温的温馨场景。"听拍歌铜斗,何愁荣辱",表达了渔夫们在劳作之余的欢乐,不为世俗荣辱所扰。
最后,“鸦舅笼烟昏树绕,恶姑叫雨春田足”以拟人手法,赋予乌鸦和春雨以情感,表达丰收的喜悦。“更月明、小艇剪汀莎,渔蛮熟”描绘夜晚月光下,渔舟轻摇,渔人归家的安宁画面,完美收束全词,展现出渔村生活的恬淡与和谐。整体而言,此词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情。
江流绕岸铺平沙,戍楼鼓角朝开衙。
文书粗了须痛饮,钱春已到荼蘼花。
黄州移节过三载,归田无计官为家。
乍涨惯看溪浴鹭,晓晴早盼林喧鸦。
近病臂指字欹侧,偶吐胸臆词滂葩。
故人投赠语郑重,技痒不啻烦梳爬。
肠瘦或因鲍细笋,诗清讵为尝新茶。
连篇累牍和杂沓,邮筒忽递门频挝。
稻粱俯仰足生计,飞鸿远渚休咨嗟。
西山寒溪有旧约,且呼小艇寻烟霞。
周藩宫里端溪石,留与苏斋试烟墨。
四百年来璧水香,镌题古篆看犹识。
驺虞献后归大梁,不愿移封就洛阳。
师儒曾聘刘长史,词赋雅重东书堂。
镇平博平皆好士,南陵西亭亦相继。
本草图成为救荒,幽芳千种谁重绘。
汴河横决浪如山,迎取金容没水还。
一片仙云依旧紫,却随玉碗出人间。
元朝宫树伤心碧,乐府当初歌不得。
斜阳秋划十三陵,今日蟾蜍泪重滴。
未央残瓦永平砖,都与人家作砚田。
寻常故物知何阴,名字关心特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