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塘行送别签判李太博》
《钱塘行送别签判李太博》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东南会府唯钱塘,高门双开南斗傍。

门前碧瓦十万户,晓色满城烟雨香。

圣祖神宗造区宇,应命最先吴越王。

不经兵火二百载,地饶沃衍民康强。

莲花红白西湖芳,南山翠影临沧浪。

琼楼宝塔照日月,尘埃不到炎天凉。

画船罗幕尽高卷,白玉美人游冶郎。

年年中秋海潮过,万顷银山面前堕。

少年轻命争弄潮,手掣红旗逆潮簸。

闻君此行承辟书,伯乐能求汗血驹。

四时风物同吟啸,十郡兵民归卷舒。

公闲畜德聊自养,承平功业还吾儒。

况君登朝未四十,慎勿出处穷欢娱。

慎勿出处穷欢娱,临渊履冰佩琼琚。

(0)
鉴赏

这首《钱塘行送别签判李太博》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描绘了杭州(钱塘)的繁华景象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诗中以“东南会府唯钱塘”开篇,点明杭州作为东南地区重要都会的地位。接着,“高门双开南斗傍”形象地描绘了杭州的宏伟建筑与地理位置的优越。

“门前碧瓦十万户,晓色满城烟雨香”两句,通过“碧瓦”、“十万户”和“烟雨香”等意象,展现了杭州城的繁华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接下来,“圣祖神宗造区宇,应命最先吴越王”则将历史的厚重融入其中,赞美了杭州在古代帝王治下的繁荣。

“不经兵火二百载,地饶沃衍民康强”强调了杭州长久以来的和平稳定,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肥沃与人民生活的富足。“莲花红白西湖芳,南山翠影临沧浪”则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之美。

“琼楼宝塔照日月,尘埃不到炎天凉”描绘了杭州的建筑之美,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清凉。“画船罗幕尽高卷,白玉美人游冶郎”则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杭州的繁华与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年年中秋海潮过,万顷银山面前堕”描绘了中秋节时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而“少年轻命争弄潮,手掣红旗逆潮簸”则通过年轻人勇闯大潮的场景,体现了杭州人面对挑战的勇气与激情。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勉励之意,鼓励友人在仕途上谨慎行事,珍惜时光,保持高尚品德。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送家兄君美复之江右幕职·其三

紫薇省中花正芬,任他公檄自纷纭。

不妨傲吏乌皮几,卧看西山生白云。

(0)

正德宫词二十首·其十二

西师入座讲莲经,敕许娙娥取次听。

缨络宝珠从密施,莫留馀障在宫庭。

(0)

苏幕遮·其一

碧魋朱氁紫金瞳,噏日濆波倒射空。

不为偃师偏作眴,大家元住化人宫。

(0)

横江词四首·其四

青江一线日边开,万古东流去不回。

闻道海波穿地底,可能还向碛西来。

(0)

阻风黄石矶·其一

桃叶江南江北,桃花千山万山。

捲帘但看白浪,沽酒不减朱颜。

(0)

閒居无事偶亿古人恒语成联者因以所感足之不论其合与否也·其七

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

济南一下语,北地不成骄。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