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偷声木兰花.雨中同吴天篆过饮徐竹逸斋头次天篆韵》
《偷声木兰花.雨中同吴天篆过饮徐竹逸斋头次天篆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偷声木兰花

熟梅时候苏苏雨,遥望君家疑隔浦。

我垫巾来,小坐欧公画舫斋。

觥船何用频催酒,鹰爪凤团须瀹取。

说鬼谈经,风味依稀退院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雨中拜访好友徐竹逸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趣和闲适氛围。

首句“熟梅时候苏苏雨”,点明了时节与天气,熟梅季节,细雨绵绵,营造了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遥望君家疑隔浦”一句,通过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家的向往与期待,仿佛那家就在远处的水边,却似乎又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距离。

“我垫巾来,小坐欧公画舫斋”则展现了诗人的悠闲姿态,他带着便帽,来到友人的斋中,选择在欧公(欧阳修)的画舫斋内稍作停留,这既是对古代文人雅集的追忆,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认同。

“觥船何用频催酒,鹰爪凤团须瀹取”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宴饮的场景。诗人不急着催促饮酒,而是细细品味茶香,这里“鹰爪凤团”指的是上等茶叶,通过“瀹取”这一动作,表现了对茶艺的讲究与享受。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最后,“说鬼谈经,风味依稀退院僧”两句,以“说鬼谈经”形容交谈内容的广泛与深入,既有世俗的趣味,也有高雅的学问探讨,如同退院僧侣般超脱尘世,追求精神的自由与满足。整个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文人聚会时的和谐与愉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友情、生活情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杨次公侍讲挽词二首·其一

力学窥前古,扶经翊太平。

乐成天地格,祧正祖宗明。

知命穷犹达,趋玄死亦生。

世无班马笔,谁为勒幽铭。

(0)

送喻明仲朝请还台

出驰使者星,岁月一何久。

巨航始北归,华发已盈首。

读书过五车,满腹藏琼玖。

行行赴金阙,朝帝见太母。

乾坤运元气,斟酌须北斗。

愿如范文正,上疏发纩黈。

明明纳忠谏,圣作古无有。

道行且寄书,慰我穷老叟。

(0)

次韵周开祖清明会景之作

难并四者重良辰,寒食风光泽国春。

日滉湖光千顷绿,烟披汀柳万条新。

铃斋投隙登临好,吟笔裁篇气格淳。

顾我不能酬绝唱,聊将鄙句慰邦人。

(0)

篆书醉翁亭记石刻

欧公顷岁守滁阳,题记苍颜入醉乡。

贤宰特将刊古篆,旧碑不免弃山梁。

轩楹别构如安屏,笔札难通似面墙。

异口智仙来辇坐,退蒙从此谢声光。

(0)

寄刘凝之中允

庐山南面落星滨,八十清强致仕人。

天下共推为大老,皇家不得作忠臣。

云栖高锁真空月,竹洞深藏觉苑春。

莫道神仙便无事,赤心长是念斯民。

(0)

远行

少年事远游,迢迢指岐路。

遥天值秋晏,烟光澹如素。

寥落淮南山,影入扬子渡。

出入三十年,久嗟韦带误。

老来感节物,此意谁与喻。

独知拥毳坐,无复晨征路。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