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畚锸弃春耕,折苇枯荷绕坏城。
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
沙场旗鼓千人集,渔户风烟一笛横。
惟有鸣鸱古祠柏,对人犹是向时情。
今年畚锸弃春耕,折苇枯荷绕坏城。
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
沙场旗鼓千人集,渔户风烟一笛横。
惟有鸣鸱古祠柏,对人犹是向时情。
这首诗名为《卫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诗中描绘了卫南地区春天的景象和历史遗迹。首句"今年畚锸弃春耕",写出了战乱使得农事荒废的场景,农民们放下农具,不再耕耘。接下来的"折苇枯荷绕坏城",通过描绘折断的芦苇和枯萎的荷花环绕着残破的城墙,渲染出一种荒凉与衰败的气氛。
"白鸟自多人自少",以对比的手法,写白鸟众多而人丁稀少,暗示了战乱带来的人口减少。"污泥终浊水终清",则寓言般地表达出世事变迁,即使暂时浑浊,也终有澄清之时,暗含希望之意。
"沙场旗鼓千人集",描绘出战争的场面,千军万马集结,战鼓震天。然而,"渔户风烟一笛横"又转而描绘出渔村的宁静生活,一缕笛声穿透风烟,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惟有鸣鸱古祠柏,对人犹是向时情",以鸣鸱守在古老的祠堂柏树旁,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平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卫南地区战乱后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