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桑老尽茜花开,新妇看蚕婆不来。
织得西川宫样锦,机头先与小姑裁。
青桑老尽茜花开,新妇看蚕婆不来。
织得西川宫样锦,机头先与小姑裁。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竹枝词十二首(其五)》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场景。首句“青桑老尽茜花开”写的是春天的到来,桑树的老叶凋零,红色的茜草花开始盛开,象征着农事活动的转换。"新妇看蚕婆不来"则暗示蚕妇可能外出或年事已高,不再亲自指导新妇养蚕,体现了乡村生活的传统传承和妇女角色的变化。
后两句“织得西川宫样锦,机头先与小姑裁”描述了新妇独自承担起纺织的任务,她织出的丝绸有着西川(四川一带)宫廷的精美图案,但机头上的布料却优先裁剪给小姑,展现出家庭亲情和对年轻一代的关爱。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农村生活中的亲情、劳动与传统技艺的延续。
嘉会能几时,倏忽悲路歧。
仆夫宛已驾,势复难久迟。
行行更携手,不忍便分离。
情怀千万端,欲语先歔欷。
歔欷复何言,泪下不自持。
仰视云中鸟,历历相随飞。
俯察渊中鱼,游泳同陂池。
况当甫脱难,与君新相知。
从此一分手,会面未有期。
人生感知己,岂但惜离卮。
何以写中怀,兴言寄新诗。
新诗情缱绻,音节怆以悲。
上言长相感,下言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