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接元公论,屡话南闽佛刹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温益所作的句子,描绘了诗人在少年时期与元公(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学者)的交谈中,多次提及福建地区佛寺的奇特之处。诗中通过回忆与元公的对话,展现了对南闽佛教文化的兴趣和赞赏。诗的内容简练,却能引发读者对于古代寺庙风貌和文化内涵的遐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王乐道太丞立春早朝
近臣头上黄金胜,殿前拜赐东风应。
蓼牙疏甲簇春盘,肉抹长丝何亘亘。
宽衣武卒舆至庭,人归下箸殊难称。
我家无火甑生尘,㡜柳綵花空著兴。
空著兴,将底为,但愿得米资晨炊,不管飞霙与麦宜。
千官队中身最卑,五日一谒前旒垂。
水丘于西湖得活鲫鱼三尾见遗余顷在襄城获数尾时欧阳永叔方自乾德移滑台留待其至且有诗后居京师蔡仲谋者亦有以赠乃思襄时所留复有诗于今三得三咏之矣
襄城得圆鲫,留以待吾友。
大梁又得之,始忆终按酒。
今君复持赠,重念滁阳守。
滁阳石濑中,此物岂无有。
三得实嘉遗,我敢自私口。
口且不争甘,事亦难利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