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江方断渡,小棹信轻生。
贫贱谁怜汝,漂浮空自惊。
一官终窃食,何计早归耕。
忽发骚人恨,凄凉久未平。
涨江方断渡,小棹信轻生。
贫贱谁怜汝,漂浮空自惊。
一官终窃食,何计早归耕。
忽发骚人恨,凄凉久未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涨江渡口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动荡时局中的人生感慨。"涨江方断渡"暗示了渡口因水势汹涌而暂停,诗人乘着小船,冒着风险,表现出对生死的淡然态度和对贫困低微处境的自嘲。"贫贱谁怜汝"表达了无人同情的孤独感,"漂浮空自惊"则流露出漂泊不定的无奈与心惊。
接着,诗人反思自己的官场生涯,承认自己只是窃取俸禄,渴望早日回归田园生活。然而,"何计早归耕"透露出实现愿望的艰难。最后,诗人的情绪转向悲愤,"忽发骚人恨,凄凉久未平",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和不平之气。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境遇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迨志有馀。
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免愚。
置书不读谈虚无,谁其始为此创疽。
古时泽被禽与鱼,博施所以为唐虞。
正使老释信不诬,为我未免近杨朱。
高轩大旆塞路衢,台阁尊显来于于。
安得禹皋日陈谟,沾濡四表无焦枯。
坐令事业见真儒,老农不恨老耕锄。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禄山炽乱,火焚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
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
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
远位巡上,巡智我彊。以城授巡,巡亦克当。
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
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踊跃倍常。
贼知城坚,坐甲裹粮。城中食尽,杀爱以尝。
士无二志,持病扶疮。宁守城死,城不可降。
霁云勇烈,跳城轶出。走泗投贺,求兵救乏。
贺饮霁云,牢醴罗列。霁云避席,谓众云曰。
濉阳之人,不食一月。义不独饱,食下辄咽。
以刀断指,左右流泣。彼何人兮,忌忠嫉节。
心不感兮,贼功害伐。不出一兵,坐观斧钺。
霁云心折,寸寸如铁。霁云据鞍,怒发冲冠。
一矢以志,复来不完。路人傍观,涕流汍澜。
远近闻者,为之辛酸。力尽且穷,城孤无援。
至死不屈,万戈来攒。精诚内发,颜色自安。
身轻鸿毛,名重泰山。吾执唐刑,罔容于奸。
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南霁云》【宋·石介】禄山炽乱,火焚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远位巡上,巡智我彊。以城授巡,巡亦克当。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踊跃倍常。贼知城坚,坐甲裹粮。城中食尽,杀爱以尝。士无二志,持病扶疮。宁守城死,城不可降。霁云勇烈,跳城轶出。走泗投贺,求兵救乏。贺饮霁云,牢醴罗列。霁云避席,谓众云曰。濉阳之人,不食一月。义不独饱,食下辄咽。以刀断指,左右流泣。彼何人兮,忌忠嫉节。心不感兮,贼功害伐。不出一兵,坐观斧钺。霁云心折,寸寸如铁。霁云据鞍,怒发冲冠。一矢以志,复来不完。路人傍观,涕流汍澜。远近闻者,为之辛酸。力尽且穷,城孤无援。至死不屈,万戈来攒。精诚内发,颜色自安。身轻鸿毛,名重泰山。吾执唐刑,罔容于奸。未诛禄山,先诛贺兰。
https://shici.929r.com/shici/rI2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