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丝丝青尚浅。渐春归吴苑。
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瞥地飞来何处燕。
小乌衣新剪。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岸柳丝丝青尚浅。渐春归吴苑。
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瞥地飞来何处燕。
小乌衣新剪。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归江南的图景,通过岸柳、吴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
"岸柳丝丝青尚浅。渐春归吴苑。" 这两句以柳树初绿的形象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春色渐浓,但还未达到鼎盛时期。"吴苑"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某个具体地点,或者是对江南美好的抽象概括。
"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于春天中花开的喜悦和赞美。"缭垣"意指围墙,这里表明即使有围墙也阻挡不了花的香气和美丽,而"爱翠深红远"则表达了对这些绿色和红色的自然景象持久而深厚的情感。
"瞥地飞来何处燕。小乌衣新剪。"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燕子穿梭于花间的生动画面,"瞥地"一词形容了燕子的迅疾和俯冲之姿,而"小乌衣新剪"则可能暗示春天是新生的象征。
"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观察。"想芹短"可能指的是春天百花初放之际,某些植物尚未完全展现其美,而"未出香泥"则暗示着这些植物即将散发出它们的香气。而"波面时时点"则是对水波上涟漪的描写,可能是指春雨后池塘之景。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期待,是一幅充满生趣和情感色彩的江南春日图。
月支天马难再得,谁向君家貌真迹。
骏毛皎洁骨月匀,騄駬骅骝敢同色。
当时超逸真绝伦,矫如玉龙下天门。
朝驰峻坂飞匹练,暮浴深渊浮赤云。
四蹄饱踏咸阳月,满身犹带燕山雪。
只恐元雾閟神姿,未许清尘污汗血。
飘然却立精神聚,想见落笔惊风雨。
他年开匣君勿惊,照室神光夜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