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闷令》
《忆闷令》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词  词牌: 忆闷令

岸柳丝丝青尚浅。渐春归吴苑。

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瞥地飞来何处燕。

小乌衣新剪。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归江南的图景,通过岸柳、吴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

"岸柳丝丝青尚浅。渐春归吴苑。" 这两句以柳树初绿的形象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春色渐浓,但还未达到鼎盛时期。"吴苑"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某个具体地点,或者是对江南美好的抽象概括。

"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于春天中花开的喜悦和赞美。"缭垣"意指围墙,这里表明即使有围墙也阻挡不了花的香气和美丽,而"爱翠深红远"则表达了对这些绿色和红色的自然景象持久而深厚的情感。

"瞥地飞来何处燕。小乌衣新剪。"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燕子穿梭于花间的生动画面,"瞥地"一词形容了燕子的迅疾和俯冲之姿,而"小乌衣新剪"则可能暗示春天是新生的象征。

"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自然界中细微变化的观察。"想芹短"可能指的是春天百花初放之际,某些植物尚未完全展现其美,而"未出香泥"则暗示着这些植物即将散发出它们的香气。而"波面时时点"则是对水波上涟漪的描写,可能是指春雨后池塘之景。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期待,是一幅充满生趣和情感色彩的江南春日图。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和东坡四时词·其三

瓶浸双头莲颗绿,昼阑闲却青奴竹。

微凉半下水晶帘,坐看疏萤度高屋。

夜静楼风时动扃,隔墙一叶落虚庭。

血色鸳罗裁未就,月明处处起砧声。

(0)

天马图歌

月支天马难再得,谁向君家貌真迹。

骏毛皎洁骨月匀,騄駬骅骝敢同色。

当时超逸真绝伦,矫如玉龙下天门。

朝驰峻坂飞匹练,暮浴深渊浮赤云。

四蹄饱踏咸阳月,满身犹带燕山雪。

只恐元雾閟神姿,未许清尘污汗血。

飘然却立精神聚,想见落笔惊风雨。

他年开匣君勿惊,照室神光夜飞去。

(0)

平生不解道诗篇,锹钁为朋四十年。

稍通阴符三千字,粗明道德五千言。

般般放下般般悟,物物俱忘物物捐。

此去不遭闫老唤,今朝惟待玉皇宣。

(0)

骊山

唐祚方当七叶兴,侈心一动事华清。

峰峦花木千重秀,楼阁云霄万丈平。

赐浴但闻专宠幸,信谗不复用贤明。

直教兵震渔阳地,破碎霓裳羯鼓声。

(0)

江行·其一

濛濛疏雨霁,隔树见人家。

白水侵茅屋,青山隐菜花。

侍童捡押韵,渔火试新茶。

入夜孤灯梦,先知到若耶。

(0)

太史溪怀古

濑流宛转抱山城,父老犹传太史名。

莫道楚江曾被放,只看闽水尚增荣。

吴堤桃柳多摇落,艮岳莺花几代更。

惟有高贤憩足地,潺潺不尽古今情。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