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虚路傍泉,江通石上井。
泉挹浅沙黄,井汲深江冷。
六月火云生,旱乌炎午影。
烦心欲清涤,呼儿问修绠。
沙虚路傍泉,江通石上井。
泉挹浅沙黄,井汲深江冷。
六月火云生,旱乌炎午影。
烦心欲清涤,呼儿问修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世间的情感交织图画。开篇两句“沙虚路傍泉,江通石上井”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泉水与井水的不同状态展现出来,一方面是沙滩旁边泉水浅黄,另一方面是江水流经石头上的井深且清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映射出内心的情感世界。
接下来的“六月火云生,旱乌炎午影”则描绘了一幅夏日炎热的画面,天气闷热,连乌鸦也感到难以忍受。这种环境似乎让诗人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
最后两句“烦心欲清涤,呼儿问修绠”,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内心的烦恼和污浊,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平静。在这里,“修绠”一词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外在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清新、纯净境界的向往。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景观的结合,使得这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哲思。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人生对门东西陌,口耳一间心谁传。
况乃天地相去远,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万世复万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错且繁,以情相话何由缘。
造化岂不大且渊,到此缩缩智且悭。
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模坤乾。
一人诘曲意百千,以文写意意乃宣。
简书轴载道相联,驰夷走貊通百蛮。
羲皇向今谷屡迁,言语应接旦暮间。
圣人不死术以此,又与其类殊蚑蠕。
外之君臣内父子,仁义礼乐定笔端。
砚与笔墨乃舟船,论功次第谁能攀?
伯益于文敏且颛,字向纸上生戈鋋。
与砚出入宜不捐,胡乃贽我璧弃泉。
作诗知砚功小大,报不充赐心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