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十八》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六十八》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苔林云茧孰相寻,鸟篆虫书枉见侵。

横摘孝经穷司马,巧翻淫咒嬲祇林。

玄黄野逐唯君驾,皂白沟分记子衿。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读甘蔗生的诗为灵感,通过次韵和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苔林云茧孰相寻”,以苔藓覆盖的树林和如云的茧状物象征着隐秘与未知,暗示寻找真理或理解的艰难。接下来,“鸟篆虫书枉见侵”借鸟类的足迹和虫书(古代文字)暗示知识的探索过程中,看似纷繁复杂的信息干扰了求知之路。

“横摘孝经穷司马”一句,将孝经(儒家经典)与司马(古代学者的通称)并提,表达了对深入研究儒家经典的敬意,同时也暗含了对司马迁穷尽一生著述《史记》的感慨。“巧翻淫咒嬲祇林”则可能寓言了学术上的曲解和误解,使得学术领域充斥着争议和困扰。

“玄黄野逐唯君驾”中的“玄黄”代表天地自然,诗人强调只有真正的学者才能驾驭这广阔的学问领域。“皂白沟分记子衿”进一步强调分辨黑白是非的重要性,如同学子的衣襟上刻印着知识的印记。

最后两句“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识路旁金”形象地比喻研读学问犹如磨砺石头,需要持久的努力,而路边的黄金(可能象征真理或机遇)往往被忽视,暗示了追求知识时的专注与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王夫之对学术探索的深沉思考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态度。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寄吴冲卿二首·其一

平生身事略相同,三岁连墙左厩中。

更得谬恩分省舍,又将衰鬓作邻翁。

联翩久傍官槐绿,契阔今看楚蓼红。

不欲与君为远别,沙台吹帽约秋风。

(0)

送李质夫之陕府

平世求才漫至公,悠悠羁旅士多穷。

十年见子尚短褐,千里随人今北风。

户外屦贫虚自满,樽中酒贱亦常空。

共嫌欲老无机械,心事还能与我同。

(0)

冲卿席上得行字

二年相值喜同声,并辔尘沙眼亦明。

新诏各从天上得,残樽同向月边倾。

已嗟后会欢难必,更想前官责尚轻。

黾勉敢忘君所勖,古人忧乐有违行。

(0)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其三

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

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

宿惠留藩屏,馀忠在禁庭。

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

(0)

晏望驿释舟走信州

病起行山山更险,下穷溪谷上通天。

乘高欲作东南望,青壁松杉满我前。

(0)

草堂一上人

一公持一钵,想复度遥岑。

地瘦无黄犊,春来草更深。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