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八首·其七》
《菩萨蛮八首·其七》全文
清 / 余一鳌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梨花如雪吹香粉,眉痕低约愁相准。

不信梦无凭,子规三两声。

青山怜小别,红豆无人拾。

春燕又衔泥,故国花乱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情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梨花的洁白与香气、女子的眉眼、梦中的子规啼鸣、青山的眷恋、红豆的孤独以及春燕的忙碌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首句“梨花如雪吹香粉”,以梨花的洁白和香气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春日里梨花盛开的景象,仿佛雪花般轻盈,又带着淡淡的香气,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眉痕低约愁相准”一句,通过女子的眉眼来表达情感,暗示了她内心的忧愁与期待,仿佛在低眉浅笑中,隐藏着对某人的思念与不舍。

“不信梦无凭,子规三两声”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子规鸟的啼鸣,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即使梦醒后,那三两声子规的啼鸣仍能触动人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青山怜小别,红豆无人拾”两句,借青山的眷恋和红豆的孤独,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青山似乎也在为短暂的分别感到惋惜,而红豆无人拾取,更增添了这份情感的寂寞与无奈。

最后,“春燕又衔泥,故国花乱飞”以春燕的忙碌与花的纷飞,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迷茫。春燕忙着筑巢,而主人公却在异乡,心中所思所念的却是故乡的花开花落,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思念、自然与人性之间深刻而复杂的思考,既有哀婉之情,也有对生命与自然美的赞美,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余一鳌
朝代:清

余一鳌 (1838—?),字成之,号心禅居士。江苏无锡人(祖籍浙江开化)。清代词作家。曾从水师戎幕,官候选通判。一生体弱多病,淡于名利,感一生命途多舛,每发为词章。主要有《楚楚词》、《觉梦词》、《惜春词》、《感春词》、《忆鹃词》、《柳枝词》等。
猜你喜欢

游仙词·其七

鱼轩碾破水中天,雾鬓风鬟从列仙。

鼍鼓冬冬敲向月,洞庭君女嫁泾川。

(0)

游白秉德西园次韵二首·其一

行逐溪流过野亭,望疑山色绕空冥。

池鱼自跃非因饵,园蝶还飞不受扃。

傍渚幽花怜寂寞,舞风疏柳爱娉婷。

郎君门地清如水,不待平泉石已醒。

(0)

立春日车驾诣南郊

煖香和雾绕蓬莱,彩仗迎春晓殿开。

北斗旧杓依岁转,南郊佳气隔城来。

云行复道龙随辇,雾散仙坛日满台。

不似汉家还五畤,甘泉谁羡校书才。

(0)

仙溪龙华寺

宝幢山下烟霞古,老树如龙欲飞舞。

花气薰成五色云,泉声散作千林雨。

我爱溪山事事幽,锦袍醉踏东风游。

题诗净扫岩头石,把酒还登竹外楼。

空门自与人间别,夜榻焚香卧清绝。

明朝长啸拂衣归,閒却溪风与山月。

(0)

涯翁七十寿诗二首·其二

午桥长夏日如年,吏散瀛洲聚锦筵。

黄阁衣冠诸老外,清时钟鼓百花前。

閒情好鸟鸣深树,往事浮云澹远天。

惟有老人南海上,祥光夜夜绕台躔。

(0)

过石门桥铺

道上人稀日出迟,弊裘风起不胜吹。

马行冰地如临镜,鸦啄霜田似阅棋。

野寺饭时钟隐隐,谁家耕处冢累累。

晨门一去无消息,伫立河梁有所思。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