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逢大行哀诏适欧嘉可惠寄诗箑伏枕无聊次韵奉答语于来赠不伦以志感也》
《江上逢大行哀诏适欧嘉可惠寄诗箑伏枕无聊次韵奉答语于来赠不伦以志感也》全文
明 / 陈邦彦   形式: 古风

噫欷歔,天南遗民此日抱乌号,回风萧萧兮燕云万里望空劳。

客子悲来病骨高,目随缟素送轻舠。

十有七年明圣主,一旦谁知身似羽。

万方闻变已经时,哀诏初来秋半去。

九鼎凝禧再奠年,中兴勋业仗群贤。

阿谁淹久皇华节,却教纷籍恣讹传。

君不见昏迷天象羲和戮,况也阳曦掩炤归濛谷。

泄泄前车憯莫惩,谁与发愤为雄佐光复。

扣舷号恸一狂奴,欲趋南国忘南禺。

凭将却寄称诗者,读未成声泪双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在听到皇帝驾崩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新君登基的期待。诗中充满了悲痛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首句“噫欷歔”,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接着,“天南遗民此日抱乌号”一句,描绘了南方人民在得知皇帝去世后的哀伤情景。“回风萧萧兮燕云万里望空劳”,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着人们徒劳无功的期盼与悲伤。

“客子悲来病骨高,目随缟素送轻舠”,诗人自述因悲痛而身体虚弱,目光随着白色的丧服(缟素)送别船只,形象地表现了哀悼之情。接下来,“十有七年明圣主,一旦谁知身似羽”,表达了对过去明君的怀念,以及对突然失去君主的无奈与震惊。

“万方闻变已经时,哀诏初来秋半去”,描述了消息传播的速度之快,以及哀悼活动的迅速展开。紧接着,“九鼎凝禧再奠年,中兴勋业仗群贤”,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待,认为需要依靠群臣的力量来实现。

“阿谁淹久皇华节,却教纷籍恣讹传”,批评了某些官员在关键时期未能尽职,导致谣言四起。然后,“君不见昏迷天象羲和戮,况也阳曦掩炤归濛谷”,通过天文现象的比喻,暗示了政治局势的混乱与黑暗。

“泄泄前车憯莫惩,谁与发愤为雄佐光复”,指出过去的教训并未得到吸取,呼吁有人能站出来拯救国家。最后,“扣舷号恸一狂奴,欲趋南国忘南禺”,表达了诗人愿意不顾一切,为国家效力的决心。他请求对方将这首诗转达给他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去君主的哀悼,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陈邦彦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二

山河接巴徼,关塞断秦云。

谁为万里侯,节制锦江濆。

彊项毋徇指,曲钩难致君。

勿因朝廷远,俯首俗吏群。

(0)

阮步兵庙

千龄一丘垄,谁复记主名。

苾芬百世祠,贤哉阮步兵。

庙旁故墟里,竹林蔽郊坰。

裔孙仍南北,胡能师九原。

(0)

宿路北

晚日明青嶂,春风送马蹄。

数朝秦岭北,今夜洛阳西。

禁水绿波满,芜城碧草齐。

客心归更速,解辔恨栖鸡。

(0)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其十

池南池北乱蛙声,不问官私处处鸣。

昨夜一犁新雨足,无烦科斗更滋生。

(0)

道间怀益昌总所海棠

点点红妆缀绿枝,睡犹未足已相宜。

欠呼杜老供吟笔,仅约杨妃倒酒卮。

数日以来应烂漫,一风之后想离披。

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

(0)

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

竟日百馀里,相逢三数家。

平岗尽茅苇,沃壤旧桑麻。

短树巢归燕,荒城宿乱鸦。

兴亡谁与问,马首夕阳斜。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