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永济桥二首·其二》
《过永济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五言律诗

一水一溪门,溪门云复屯。

珍禽啭乔木,幽鹿走荒榛。

雨脚拖平地,稻畦扶远村。

高城半颓缺,兴废事休论。

(0)
注释
一水:一条小溪。
溪门:溪口。
云复屯:云雾聚成群。
珍禽:珍贵的鸟儿。
乔木:高大的树木。
幽鹿:深山里的鹿。
荒榛:荒榛丛。
雨脚:雨丝。
拖平地:润湿地面。
稻畦:稻田。
扶远村:依稀可见的村庄。
高城:古城墙。
半颓缺:半已倾颓。
兴废事:兴衰之事。
翻译
一条小溪边,溪口云雾聚成群。
珍贵的鸟儿在高大的树木上鸣叫,深山里的鹿在荒榛丛中奔跑。
雨丝连绵,润湿了大片地面,远处村庄依稀可见。
古城墙半已倾颓,兴衰之事无需多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沧桑的乡村景象。诗人邵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一水一溪门",展现了清泉潺潺流经的小桥人家,溪边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珍禽啭乔木"和"幽鹿走荒榛"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生态的和谐,鸟儿在高大的树木间欢快鸣叫,野鹿在茂密的榛丛中穿梭,增添了生机。

"雨脚拖平地"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润泽大地的情景,"稻畦扶远村"则暗示着远处村落与农田的田园风光。然而,最后一句"高城半颓缺,兴废事休论"却透露出一丝历史的痕迹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古城的残垣断壁让人想起过去的辉煌与衰落,诗人在此选择不再过多评说兴衰之事,留下的是对眼前宁静景色的欣赏和对过往的淡淡思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历史的沉思,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程斋书荐泉州同安庠友用前韵

帆拖云影过潮时,喜带梅花陆凯诗。

白石应知藏白玉,绿窗终见绿娥眉。

金兰幸订百年约,玉屑期谈八字碑。

双眼望洋徒老恨,美人何以慰吾思。

(0)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其六古木参天

错节盘根第一流,欺凌霜雪压多秋。

小家梁栋休轻问,留作檠天老柱头。

(0)

闻黄墨泉建墨池书屋三首·其一

墨池旧有翰林堂,世远荆蓁迹已荒。

闻说贤哉今复古,落成何日共徜徉。

(0)

过石马

未到浏阳理民社,先闻浏阳有石马。

石马巍然倚半空,编氓周人处其下。

石马作怪时夜鸣,周人作怪时横行。

我今奉命来石马,人马俱听吾叮咛。

马为物之精,人为物之灵。

马归天厩为云锦,人归皇极为俊英。

礼义生富足,公卿出白屋。

田地宜勤耕,诗书宜广读。毋玩法,毋欺公。

毋奸盗,毋奸雄。

安常守分无烦恼,鼓腹尧天日月中。

(0)

风庭

风吹庭叶响,日夕凉秋思。

却望江山道,不似阳艳时。

(0)

斋夜

扫叶烹茶坐复行,孤吟照月又三更。

城中车马如流水,不及秋斋一夜情。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