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佛手岩》
《佛手岩》全文
明 / 李日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上方台殿此登临,钟鼓沉沉万木深。

三楚白云生佛手,九江寒月照禅心。

倒崖有地开兰若,绝壁无门扣竹林。

安得舍身从老衲,蒲团终日观黄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ǒuyán
míng / huá

shàngfāngtái殿diàndēnglínzhōngchénchénwànshēn

sānchǔbáiyúnshēngshǒujiǔjiānghányuèzhàochánxīn

dǎoyǒukāilánruòjuéménkòuzhúlín

ānshèshēncónglǎotuánzhōngguānhuángjī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日华的《佛手岩》描绘了登临上方台殿的景象,通过钟鼓声和深林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三楚白云生佛手"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佛手岩的山形比作佛的手掌,白云缭绕,更显其灵秀与神秘。"九江寒月照禅心"则借月光洒落,映照出修行者的内心世界,禅意盎然。

接下来的"倒崖有地开兰若",描述了岩壁上开辟出的寺庙,"兰若"即僧舍,暗示着佛法在此处得以弘扬。"绝壁无门扣竹林"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无门而入,唯有竹林相伴,体现了隐逸与超脱的禅宗追求。

最后两句"安得舍身从老衲,蒲团终日观黄金"表达了诗人对出家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抛却尘世,追随老僧,在蒲团上静观禅定,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金黄(可能指阳光或佛光)。整首诗以景抒情,寓禅意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修生活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作者介绍
李日华

李日华
朝代:明

(1565—1635)浙江嘉兴人,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万历二十年进士,除九江推官,授西华知县。崇祯元年升太仆少卿。和易安雅,恬于仕进。能书画,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亚于王维俭、董其昌,而微兼二公之长。评画之作,文字绝佳。诗亦纤艳可喜。有《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李丛谈》、《书画想象录》、《紫桃轩杂录》、《六研斋笔记》等。
猜你喜欢

寄左经臣

二年南邑好相看,谁道忘形最较难。

别去光阴惊倏忽,春来书讯喜平安。

如何柳市多时住,不向横塘一笑欢。

节物悭人诗兴懒,多应閒处凭栏干。

(0)

次韵张县丞贺三贡士

贡籍初登郡学生,海隅草木也欣荣。

一乡三秀真希阔,大笔千言岂猥并。

乐育从来推绛帐,作新何止换丹楹。

会看腾跃如夫子,淡墨高高揭姓名。

(0)

次韵陈季修

綵衣初寄水边村,学子纷纷已满门。

闻道诗书多旨趣,固知师友有渊源。

声名在子那能掩,志业如余岂足论。

应笑倦飞归已晚,结庐开径近云根。

(0)

潜清室

世途溷尘土,道人独潜清。

隐几方丈间,凛然玉壶冰。

湖山自拱揖,风月时将迎。

未能役济胜,久客愧吾缨。

(0)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二

承明用儒将,那知有程李。

坐制犬羊群,泥封一丸耳。

平生晋公子,从者皆国士。

谁为彀中游,狐赵何难拟。

(0)

送别城西有感简元显

前年出城西,祖饯长者辙。

绿鬓豪伟郎,还镳共炎热。

蜀道非天涯,暂离非永诀。

况乃赴官期,留者思奋决。

人情殊易堪,信未恶时节。

今晨西城出,景物旧森列。

金莲认高楼,感叹成哽咽。

不见昔年人,还为昔年别。

此别异昔年,骨月心欲折。

此行异昔年,衰蹇方折阅。

聊为稻粱谋,途窘计所拙。

人生足忧患,乐事多歇灭。

连年琼芘卷,荒寂人迹绝。

况我薄命人,悲辛复何说。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