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午后余与吴弟登爱菊亭后塔薄暮唤舟渡湖至江滨品茶而归·其二》
《冬至午后余与吴弟登爱菊亭后塔薄暮唤舟渡湖至江滨品茶而归·其二》全文
清 / 王恩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山已倦夕阳斜,唤渡邛须兴尚赊。

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

欲酬茗价囊如洗,归认沙堤路不差。

犹忆故乡风景好,五峰相对是吾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冬日午后登高赏菊,傍晚时分乘船渡湖,最后在江边品茶而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怀念。

首句“游山已倦夕阳斜”,写出了诗人登山后的疲惫感以及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唤渡邛须兴尚赊”一句,通过唤渡船只的动作,表达了诗人虽有兴致但又稍显犹豫的心情,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坐小舟悠然自得的情景,以及在简陋的茶室里品尝茶水的悠闲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欲酬茗价囊如洗”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囊中羞涩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然物质上有所欠缺,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归认沙堤路不差”则暗示了诗人对回家路途的熟悉与安心,进一步强化了对家乡的深切情感。

最后一句“犹忆故乡风景好,五峰相对是吾家”,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五峰相对的形象,既是对家乡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家的温馨与亲切的象征,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在冬日午后的一次轻松愉快的出游经历,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的深情回忆,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恩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木山引水二首

引水穿墙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
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
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逦费公瓢。
幽泉细细流岩鼻,盆水弥弥涨海潮。
但爱坚如湖上石,谁怜收自灶中焦。
苍崖寒溜须佳荫,尚少冬青石趼苗。

(0)

仙游潭五首·仙游潭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
路断游人止,龙藏白沫旋。
翦藤量水短,插石置桥坚。
桥外居民少,躬耕不用钱。

(0)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
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校猎沙场莫,谈兵玉帐春。
关南知不远,谁试问蕃邻。
天宝乱已定,河壖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禁御封金殿,清河贯石门。
时平馀古木,兵散有空屯。
形胜山围阔,蕃宣海内尊。
川原不论顷,云梦可胜吞。

(0)

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
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
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
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

(0)

寄题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

车骑崩腾送客来,奔河断岸首频回。
凿成户牖功无几,放出江湖眼一开。
景物为公争自致,登临约我共追陪。
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
槛前潍水去沄沄,洲渚苍茫烟柳匀。
万里忽惊非故国,一樽聊复对行人。
谢安未厌频携妓,汲黯犹须卧理民。
试问沙囊无处所,于今信怯定非真。

(0)

次韵邦直见答二首

真能一醉逃烦暑,定胜三杯御腊寒。
自有诗书供永日,莫将丝竹乱风滩。
舞雩何处归春莫,叩角谁人怨夜漫。
闻道丹砂近有术,锱铢称火共君看。
五斗尘劳尚足留,闭门聊欲治幽忧。
羞为毛遂囊中颖,未许朱云地下游。
无事会须成好饮,思归时亦赋登楼。
羡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鸥。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