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使者出东曹,揽辔宁知度岭劳。
蛮府凿关临万垒,汉兵横海发千艘。
铁冠道路清霜肃,铜柱风云白日高。
平越威名从此盛,渔樵今已息弓刀。
外台使者出东曹,揽辔宁知度岭劳。
蛮府凿关临万垒,汉兵横海发千艘。
铁冠道路清霜肃,铜柱风云白日高。
平越威名从此盛,渔樵今已息弓刀。
这首诗描绘了使者出使东曹,肩负重任,不畏艰难,穿越崇山峻岭的壮志豪情。诗中“蛮府凿关临万垒,汉兵横海发千艘”两句,以“蛮府”与“汉兵”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军事力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文化的交融。“铁冠道路清霜肃,铜柱风云白日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一种肃穆而壮丽的氛围,象征着使者所代表的权威与正义。最后,“平越威名从此盛,渔樵今已息弓刀”表达了诗人对使者成功完成使命,带来和平与繁荣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过往战争的反思,寄寓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孤鸾惊见。叹黛妒愁眉,粉悲瘦面。
凝立墙头,分付一年春怨。
懊恨东君相促,把韶华、尽归莺燕。
况复轻帆别后,有许多肠断。更那堪芳信天涯远。
纵梦到江南,一霎还转。淮水春来涨,抵相思一半。
珠帘欲钩又下,怕人随、柳绵花片。
记得玉郎姓字,倩鹦哥频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