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十二首·其七》
《即事十二首·其七》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过却东桥即是村,浣纱人出闹纷纷。

倚筇争向前滩望,涨水潮来减几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过却东桥即是村”,简洁明了地勾勒出地点,仿佛引导读者穿过一座东桥,便踏入了一个宁静的村庄。次句“浣纱人出闹纷纷”,通过“浣纱”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村民们的忙碌与活力,一个“闹”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洗衣妇人们在河边洗衣服时的喧闹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接着,“倚筇争向前滩望”,画面一转,描绘了村民们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他们手持竹杖(筇),争先恐后地走向前方的河滩,可能是为了更近距离地观察什么,或者是期待着某种惊喜。这不仅表现了村民们的闲适与好奇,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一句“涨水潮来减几分”,巧妙地将自然现象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潮水的涨落,村民们的生活也随之变化,他们或许在潮水退去后能发现更多的资源,或是享受着潮水带来的凉爽。这句话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又反映了村民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片段,既有生活的热闹与忙碌,也有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展现了宋代乡村社会的生动面貌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陆墓寺

距城才五里,野景自萧然。

塘水清环寺,窑烟黑翳天。

市多沽酒旅,桥列卖鱼船。

欲酹宣公冢,渊陵几变迁。

(0)

山居·其七

一瓢颜子非为乐,四壁相如未是高。

争似山家真活计,屋头松韵泻秋涛。

(0)

心祷六符诗

恬和端洁及虚明,六妙均融道法成。

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

(0)

客有驽马不肯借诗诮之

胡儿少欲立奇功,贵买西宛玉面骢。

金躞蹀微鸣蹑影,锦连钱不动追风。

庭槐洗立清阴下,沙路调行返照中。

出郭借人乘岂肯,自誇骑入大明宫。

(0)

和人游李文和园

北李园池推甲第,西冈人物复诸生。

乘鸾此地回缑岭,走马何人出大明。

六月火云无复暑,百年水木有馀清。

敢陪宾客追前辈,知子能诗近得声。

(0)

祫飨太庙·其九

瑟彼良玉,荐于明灵。宸襟蠲洁,郁鬯芬馨。

牲牢在俎,金石在庭。莫重者祼,慈嘏来宁。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