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轲》
《荆轲》全文
明 / 陈绍文   形式: 古风

六国互合从,强秦屹虎视。

南襟泾渭流,北控甘谷峙。

蕞尔一燕壤,曷厌贪饕志。

田光构奇谋,幸鼓荆卿气。

殒身明勿疑,直走咸阳市。

左授于期函,右献督亢志。

断袖环柱馀,秦鼎一丝繫。

吁嗟高渐离,尚置筑中器。

为术良已疏,秉节终弗易。

壮士贵丧元,成偾非所计。

逆命帝函歼,于昭秦二世。

千秋易水歌,慷慨满天地。

(0)
鉴赏

这首诗《荆轲》由明代诗人陈绍文创作,通过历史典故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展现了荆轲的英勇与忠诚。诗中描绘了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对抗强秦的背景,以及燕国小国面对强敌的贪婪野心。特别聚焦于荆轲的智谋与勇气,他不惜牺牲生命,以一己之力直奔咸阳,试图改变历史的进程。

诗中提到的“田光构奇谋”,暗示了荆轲背后有智者策划,而“幸鼓荆卿气”则赞扬了荆轲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的豪情与决心。荆轲最终“殒身明勿疑”,以身犯险,直面秦王,其行动体现了对国家和正义的坚定信念。

诗中还提到了荆轲在行动前的准备,如“左授于期函,右献督亢志”,表明了他精心准备的计划和策略。然而,“断袖环柱馀,秦鼎一丝繫”这一句,可能是在比喻荆轲的行动虽然未能直接推翻秦朝,但其影响如同一根细线,连接着历史的转折点。

最后,“吁嗟高渐离,尚置筑中器”表达了对另一位刺客高渐离的惋惜,他在荆轲之后也尝试过刺杀秦始皇,但未能成功。“为术良已疏,秉节终弗易”则总结了刺客们虽技艺高超,但在坚持原则和信念方面始终不易动摇。

整首诗通过荆轲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英雄主义,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诗中的慷慨激昂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使得《荆轲》成为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历史咏叹之作。

作者介绍

陈绍文
朝代:明

陈绍文,字公载,自号中阁山人。南海人。锡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举人,官通判。与梁公实、欧桢伯、黎瑶石、吴而待结诗社,又同游黄才伯之门。著有《中阁集》。清梁善长《广东诗粹》卷四、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四有传。
猜你喜欢

携具邀诸子重过东村别业六首

野色寒非昨,林容洗倍新。
鸠呼憎后验,犬卧减初嗔。
墨尚明题壁,香犹记吐茵。
墙头堪过酒,杯竭问西邻。
¤

(0)

桃谿泛舟寻方崖士玄

身行沙岸曲,隐见远人村。
初罢桃溪雨,寒山响翠繁。
薄云凝遐思,微风吹古原。
登稼已云乐,欣欣田父言。
予心亦何事,访旧试寻源。

(0)

因泉公归{艹閒}王二秀才

泉公相见即言归,因忆王生住翠微。
诗卷或留禅榻畔,酒船还傍钓鱼矶。
春来物色偏愁思,老去人情愿息机。
欲折芳馨遗远者,劳心东逐片云飞。

(0)

次《纵笔一首》韵

多罗树下昔徜徉,尘世归来已渺茫。
犹有狂吟三百首,逢人大笑亿千场。
西风雪气纷纷白,夜雨河流混混黄。
忽对青山嗟岁晚,知君纵笔兴难忘。

(0)

暂违老亲陪履道泛湖归省无锡

湖口仓忙别老亲,东行且就雨吟身。
烟波渺似鸿荒世,舟楫轻宜澹荡人。
几处青山牛马饮,一行白雪鹭鸥驯。
沙头击鼓曈曈日,知有闲官尚守津。

(0)

武庙挽歌(二首)

北伐威方震,南征驾始回。
永违天日表,独使肺肝摧。
帐殿三秋迥,铃歌万国哀。
羊车空永巷,寂寂望重来。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