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题二首·其二》
《失题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藏烟。

(0)
注释
浮云:比喻不可捉摸的事物或变化无常的心情。
有意:故意、有意为之。
山顶:山的顶部,象征高处或远处。
流水:指河水或溪流,象征时间的流逝。
无声:没有声音,形容静谧。
稻田:农田,种植水稻的地方。
古木:古老的树木,可能象征历史或岁月。
微风:轻轻的风。
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诸峰:众多的山峰。
落日:夕阳,傍晚的太阳。
尽藏烟:被暮霭或轻烟笼罩。
翻译
浮云似乎有意隐藏在山顶
流水悄然无声地流入稻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野景象。首句“浮云有意藏山顶”以拟人手法写浮云悠然地遮掩住山峰,展现出大自然的动态美和神秘感。次句“流水无声入稻田”则通过流水悄无声息地滋养稻田,传递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第三句“古木微风时起籁”,风吹过古老的树木,发出自然的声音,如同低吟浅唱,增添了诗意。最后一句“诸峰落日尽藏烟”,夕阳西下,山峰被暮霭笼罩,显得更加静谧而深远。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傍晚的宁静画面,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卖花声二首·其一

独自掩屏山,香冷人间。东风应不惜花残。

片片玉鳞飞尽也,楼上春寒。

疏影惯贪看,折下难拚。笛声休遣近栏干。

知有一番零落恨,空护苔湾。

(0)

沁园春.寄越生山居

所谓伊人,我欲从之,山阿水湄。

纵桃开千树,津迷难觅,菊荒三径,日涉堪陪。

换取樵青,相携饭犊,一曲狂歌归去来。

前盟在、只七松五柳,尽足徘徊。滑稽玩世休猜。

笑出岫云轻去不回。

看脚靴手版,登场傀儡,珠楼绮阁,转眼蒿莱。

万事沧桑,百年泡影,有底闲愁扫不开。

春来也,且提壶挈榼,共醉新醅。

(0)

点绛唇.天竹子

瘦影疏斜,绀珠万颗梢头缀。

天寒谁倚,莫是湘娥泪。红豆轮圆,比了樱桃细。

休闲拟,凤凰餐未,那许莺儿至。

(0)

谒龟山先生祠

载道南来识斗山,历阶从此溯曾颜。

在悬钟鼓声常静,堆案诗书气自闲。

风雨羹墙千载下,馨香俎豆二泉间。

东林真伪何难辨,伊洛渊源第一关。

(0)

石门

孤峭摩空碧,登临欲振襟。

先天开一线,特地拔千寻。

冷翠逼衣湿,飞泉带雨淋。

仙踪何处觅,洞口白云深。

(0)

洛社八景·其三长桥月白

竹柏影参差,正市长桥下。

何处无月明,谁似予闲者。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