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寒庭馆,年光晚,无人到。
冻雪护犁痕,稚萼凌冬晓。
消息春潜觉,料度花非少。有无间看转渺。
画凄烟暝,依约成冰照。阳生琯应含,意似湖边道。
为念临风影,生怯巡檐笑。
逗梦青禽远,试靥红儿小。初英绽,吟事了。
笛边阑槛,暖吹江南调。
浅寒庭馆,年光晚,无人到。
冻雪护犁痕,稚萼凌冬晓。
消息春潜觉,料度花非少。有无间看转渺。
画凄烟暝,依约成冰照。阳生琯应含,意似湖边道。
为念临风影,生怯巡檐笑。
逗梦青禽远,试靥红儿小。初英绽,吟事了。
笛边阑槛,暖吹江南调。
这首《谢池春慢·岱宗堂前新植梅作苞向坼,冬至赋,用子野缭墙重院韵》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姚华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冬日庭园的景象,通过对新植梅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和生命的微妙变化。
"浅寒庭馆,年光晚,无人到",诗人以清冷的庭院和渐晚的时光,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冻雪护犁痕,稚萼凌冬晓",雪中的犁痕和早冬的梅花幼芽,象征着坚韧与生机,即使在严寒中也透露出春天的信息。
"消息春潜觉,料度花非少",暗示着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梅花的数量虽未直接点明,但诗人相信花朵定会繁多。接下来的"有无间看转渺",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期待和观察的细致入微。
"画凄烟暝,依约成冰照",通过烟雾和月光映照在冰面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静谧和寒冷。"阳生琯应含,意似湖边道",预示着阳气渐升,仿佛湖边的道路,充满希望。
"为念临风影,生怯巡檐笑",诗人想象梅花在风中摇曳,不禁担心它们在严寒中凋零。"逗梦青禽远,试靥红儿小",青鸟远飞,红梅初绽,画面生动活泼。
最后,"初英绽,吟事了",诗人沉浸在欣赏梅花盛开的喜悦中,结束了吟咏。"笛边阑槛,暖吹江南调",以悠扬的笛声和温暖的旋律,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温馨的句号,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梅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生活情趣的感悟。
吴客抱绿绮,玉弦响冰丝。
胡为飘然□,飞去别所知。
河轮佩将将,山叟讵我欺。
神化不可驻,周流自天期。
归休白羊山,拂袖松桂枝。
一奏鸐舞操,冷风为相随。
千金尔何神,致此太古姿。
真趣适有会,冥心契遐思。
君吟泰俗歌,晋野知可师。
长咏复相寄,如听白鹇辞。
浊酒或易谋,华轩且迟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