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赠友人》
《一剪梅.赠友人》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后峨鬟。

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

剪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0)
注释
远目:远望。
伤心:心感悲伤。
楼上山:远处的山峦。
愁里:在愁苦之中。
长眉:形容眉头紧锁。
峨鬟:女子的发髻。
暮云:傍晚的云彩。
阑干:栏杆。
孤鸿:孤独的大雁。
瘦倚:瘦弱地倚靠。
梅夜寒:寒冷的冬夜梅花。
钗胜:用花或布料制成的发饰。
春在西窗:春天的景色映照在西窗上。
灯火更阑:灯火已近熄灭。
翻译
远望山峦让人心伤,愁苦中双眉紧锁,离别后她的发髻如峨眉般孤单。
傍晚的云层低垂压着小栏杆,试着问那孤独的鸿雁,为何你先归去。
瘦弱的身影倚靠在溪桥上,夜晚的梅花带着寒意,泪水不自觉地滑落。
剪裁出梅花形状的头饰等待归来的人观看,春天已在西窗边,灯火阑珊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一剪梅·赠友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情愫和深沉的离别之苦。

"远目伤心楼上山"一句,以一个高远的视角设情,楼上望见的山色已然引起了心中的忧伤。这里的“远目”不仅是对空间距离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深度的写照。

接下来的"愁里长眉,别后峨鬟",则是进一步表达离别之际的愁绪纷杂和美丽的发饰无法掩盖内心的凄楚。"愁里"二字,直指心中的忧虑,而"峨鬟"(音jiāo huán)则是一种古代女子的发髻样式,这里的“别后”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奈。

诗人接着写道:"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这里,晚霞如织的天际和低垂的云层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而“小阑干”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诗人询问独自飞翔的雁鸟,为何要急匆匆地返回,是否也感到离别之痛。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画面。瘦弱的身影倚靠在桥边,寒风中的梅花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哀伤,而即将融化的雪水和不禁滴落的泪水,都在诉说着离别的痛楚。

最后两句"剪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期待。在这里,“剪成钗胜”可能是指用梅花编织成饰物,以此寄托离别之情。而“春在西窗”,则是在告知友人,虽然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但已经能从窗棂间看到一些春意。"灯火更阑"一句,则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愁、寄托深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其一

兰茁梅枝两并奇,高标真不负深知。

风轻雨细春寒夜,正是清香发越时。

(0)

呈湖州赵再可舍人二首·其二

一舸乘风汎渺茫,来依芳杜雪鸥行。

难将野服随宾履,七字聊参燕寝香。

(0)

永康山

嵯峨千仞永康山,石路终朝转屈盘。

政恐乘高伤远目,忽然烟雾锁峰峦。

(0)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云此风潮信也三首·其三

风潮初见土人云,始愧鲰生泥昔言。

却以所经疑柱史,著书应祗为中原。

(0)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其十一

殷勤天女供,那复一尘生。

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

常留雪中看,遮莫鬓边横。

万古月宫桂,犹吾异姓兄。

(0)

咏梅杂诗·其四

风流百世林和靖,洒落三生杨补之。

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