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倚桐阴岸角巾,谁堪裹服起迎宾。
杜门却笑曹颜远,何事因疏恨故人。
坐倚桐阴岸角巾,谁堪裹服起迎宾。
杜门却笑曹颜远,何事因疏恨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夏日郊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意境。首句“坐倚桐阴岸角巾”,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他倚靠在梧桐树荫下,头戴角巾,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凉爽。次句“谁堪裹服起迎宾”,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以礼节为重的态度,暗示了诗人对繁文缛节的不屑一顾。
接着,“杜门却笑曹颜远”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独善其身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杜门”意指闭门谢客,而“曹颜远”可能是指那些忙于应酬、交往频繁的人,诗人以微笑的态度对待这种生活方式的疏远,显示出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最后,“何事因疏恨故人”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看似在责怪自己因疏远而对老朋友产生了遗憾之情,实则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复杂化的反思。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真诚、纯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种种复杂关系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