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第一天。落花时节绿阴村。
农经种树须寒食,莫笑州官报万千。
翻黑坏,点苍烟。未经移石与疏泉。
东门树槚非吾望,拱木藏魂有赋传。
又是清明第一天。落花时节绿阴村。
农经种树须寒食,莫笑州官报万千。
翻黑坏,点苍烟。未经移石与疏泉。
东门树槚非吾望,拱木藏魂有赋传。
这首《鹧鸪天·清明日为生圹播树橦》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在乡村播种树木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又是清明第一天”,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背景,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不仅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也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接着,“落花时节绿阴村”一句,通过“落花”与“绿阴”的对比,展现了春末夏初时节乡村的景象,花朵凋零,但绿色却愈发浓密,生机勃勃。
“农经种树须寒食,莫笑州官报万千”则揭示了清明时节农民们忙碌的劳作场景。寒食节前后是适宜植树造林的时节,因此农民们会在这段时间内种植树木,以期来年丰收。这里也巧妙地将寒食节与清明节联系起来,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连续性和关联性。同时,诗人以“莫笑州官报万千”一句,表达了对官员或地方行政人员在清明时节参与植树活动的肯定和支持,体现了对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的精神。
接下来,“翻黑坏,点苍烟。未经移石与疏泉”描绘了植树过程中的具体劳动场景。翻土、播种、施肥等一系列动作,以及在植树后清理杂草、疏浚泉水等后续工作,都体现了农民们细致入微的劳作态度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这里的“黑坏”可能指的是翻过的泥土,“苍烟”则可能是指植树后周围的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最后,“东门树槚非吾望,拱木藏魂有赋传”表达了诗人对于树木成长的期待与愿景。东门树槚,可能是指在东门外种植的槚树(即茶树),而非诗人个人的期望所在。这句诗或许暗含着对生命传承和自然循环的思考,以及对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先辈精神的期许。“拱木藏魂有赋传”则进一步强调了树木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预示着未来会有更多关于这些树木的故事被记录和流传下来。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乡村植树的场景,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