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平时酷爱山,年来何幸得休官。
情知轩冕生无益,身在林泉死亦安。
已免出门频应接,尚贪散策纵游观。
得师妙语相开发,始觉浮华不足看。
野性平时酷爱山,年来何幸得休官。
情知轩冕生无益,身在林泉死亦安。
已免出门频应接,尚贪散策纵游观。
得师妙语相开发,始觉浮华不足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涯的超脱态度。开篇“野性平时酷爱山,年来何幸得休官”两句,描绘出诗人本性中的率真与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同时庆幸自己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
紧接着,“情知轩冕生无益,身在林泉死亦安”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破和超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轩冕”指的是官帽,象征着官职地位,而“身在林泉死亦安”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一种归属感,即使是死亡,也愿意在大自然中平静接受。
第三句“已免出门频应接”,暗示诗人已经离开了世俗的纷争和官场的交际,而“尚贪散策纵游观”则显示出他仍然保持着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喜欢在自然中漫步観赏。
最后两句,“得师妙语相开发,始觉浮华不足看”,表达了诗人在听取某位老师或智者的教诲后,对世间的浮华虚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地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山水田园两种生活,抒写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然生态的向往,以及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越。
环湫巨木老不花,奫沦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观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祠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愔愔四壁空,宛宛一室奥。
雨声静更闻,雨气深不到。
下帘设纸屏,篝火支药灶。
勿言此幽陋,足以养衰眊。
颇闻闾里间,比夕多狗盗。
游徼无乃阙,鳏寡将孰告。
家贫未决去,禄食当念报。
卧痾畴敢安,起立掷吾帽。
南郑戍还初过蜀,朝衫与鬓犹争绿。
逢春饮酒似长鲸,醉里千篇风雨速。
唐安池馆夜宴频,潋潋玉船摇画烛。
红索琵琶金缕花,百六十弦弹法曲。
曲终却看舞霓裳,袅袅宫腰细如束。
明朝解酲不用酒,起寻百亩东湖竹。
归吴寂寞时自笑,纵有诗情谁省录。
今年二顷似可谋,去斸云根结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