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隐静三首·其一》
《寄题隐静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五峰双涧旧标名,我恨当年去不成。

却羡个中人自在,饱看山色听泉声。

(0)
翻译
五座山峰两旁有两条溪涧,它们曾有个好名字。
我遗憾当年未能前去欣赏。
注释
五峰:指代五个山峰。
双涧:两条溪流。
旧标名:过去的名称或标志。
我恨:我感到遗憾。
当年:过去的时候。
去不成:没有去成。
却羡:反而羡慕。
个中人:指住在那里的或常在那里的人。
自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饱看:尽情地看。
山色:山的景色。
听泉声:聆听泉水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寄题隐静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过去未能亲临之处的遗憾。

"五峰双涧旧标名" 一句,通过点出“五峰”与“双涧”的著名地理特征,传达了一个以山水为主体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旧标名”暗示着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名,而且可能是诗人向往已久的地方。

"我恨当年去不成" 表露了诗人对于未能在过去亲临此地的遗憾和懊悔。这种情感表达出了一种时光流逝、机遇错失的情绪,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然而,下一句“却羡个中人自在”又转换了语气,从懊悔转向对别人境况的羡慕。这里的“个中人”可能是指居住于此地的人,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

"饱看山色听泉声" 这一句,则描绘了那位幸运之人对周遭景致的感受。他不仅能“饱看”眼前的山色,更能静心聆听泉水流动的声音。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敏锐感知。

整首诗通过这种情感的波折,传递了一种深切的情愫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内在情感。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三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

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

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

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

(0)

丑奴儿/采桑子.和铅山陈簿韵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乾。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曾说离愁千万般。

(0)

卜算子·其二闻李正之茶马讣音

欲行且起行,欲坐重来坐。

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闲书卧。

病是近来身,懒是从前我。

静扫瓢泉竹树阴,且恁随缘过。

(0)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横空初不跨鹏鳌,但觉胡床步步高。

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多病仍逢止酒陶。

笑说南荒底处所,祇今榕叶下庭皋。

(0)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行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童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0)

和陶戴主簿

海南无冬夏,安知岁将穷。

时时小摇落,荣悴俯仰中。

上天信包荒,佳植无由丰。

锄耰代肃杀,有择非霜风。

手栽兰与菊,侑我清宴终。

撷芳眼已明,饮酒腹尚冲。

草去土自隤,井深墙愈隆。

勿笑一亩园,蚁垤齐衡、嵩。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