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危言,神京惨变。江湖魏阙臣心恋。
南园后抗古人风,西门归死慈亲面。
圜户琴歌,云淙词卷。书香几为耕锄断。
珠江老蚌吐光芒,历年三百今重见。
宣室危言,神京惨变。江湖魏阙臣心恋。
南园后抗古人风,西门归死慈亲面。
圜户琴歌,云淙词卷。书香几为耕锄断。
珠江老蚌吐光芒,历年三百今重见。
这首《踏莎行·题陈文忠公遗集》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通过对陈文忠公遗集中作品的描绘,展现了对陈文忠公高尚人格与深厚文学造诣的敬仰之情。
“宣室危言,神京惨变”,开篇即以“宣室”和“神京”点出陈文忠公所处的时代背景,暗示其言论与行动在动荡时期的重要性。“江湖魏阙臣心恋”,表达了陈文忠公虽身处江湖,但心系朝廷,忠诚不渝的情感。“南园后抗古人风,西门归死慈亲面”,这两句通过对比陈文忠公的言行与古人,以及他最终选择在西门外面对慈亲去世的情景,凸显了其坚守道义、孝顺父母的品质。“圜户琴歌,云淙词卷”,描绘了陈文忠公书房中充满音乐与诗歌的氛围,展现出其文学才华与艺术修养。“书香几为耕锄断”,通过“书香”与“耕锄”的对比,强调了陈文忠公在繁忙农事之余仍不忘读书学习的精神。“珠江老蚌吐光芒,历年三百今重见”,最后两句以珠江的老蚌比喻陈文忠公的作品,历经三百年的时光沉淀,如今再次闪耀光芒,寓意其作品的价值与影响历久弥新。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不仅赞美了陈文忠公的高尚品德与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深远意义的深刻思考。
吾君抚城运,治化期虞唐。
蔼蔼吉士征,庸庸登庙堂。
南风五弦奏,端拱垂衣裳。
鹰隼有时击,威凤鸣崇冈。
夫子南国秀,乘时亦翱翔。
姓字落御屏,久沾雨露香。
兹晨按节去,肘后悬金章。
春来刺桐花,飘飘点仙装。
褰帷出白鹿,竹马夹道傍。
愧我斥鴳姿,远逐鹓鹭行。
送君都门野,握手神飞扬。
云开五湖白,鸟没吴天长。
双旌忽不见,酒醒山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