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通判周监丞》
《送通判周监丞》全文
宋 / 王庭圭   形式: 古风

秋江水净磨碧铜,秋山先作归意浓。

况逢星火羽书急,立马不复能从容。

船中载书三万轴,鸣铙插帜摇秋空。

前年群盗尚蜂午,眼底日压旌旗红。

行春兼督貔虎士,破贼屡奏明光宫。

今年岂料烟尘起,赤白提囊走边吏。

县官飞符急索租,谁能急了官中事。

不如置笏还县官,头巾脱挂西林寺。

诗句留传天地间,时有人来问奇字。

功名正恐未免耳,此役由天不由己。

(0)
鉴赏

这首诗《送通判周监丞》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描绘秋景与人物活动,展现了官场与个人命运的复杂交织。

首句“秋江水净磨碧铜”以秋江之水清澈如镜,比喻官场环境的清廉公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官场的向往。接着“秋山先作归意浓”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形成一种内心的冲突与挣扎。

“况逢星火羽书急,立马不复能从容”描绘了紧急军情的到来,使原本可以悠然自得的生活变得紧张不安,体现了官场责任的重大与紧迫性。

“船中载书三万轴,鸣铙插帜摇秋空”形象地展示了官员处理政务的繁忙与效率,以及其对国家事务的贡献。同时,“前年群盗尚蜂午,眼底日压旌旗红”回顾了过去对抗盗贼的英勇事迹,彰显了官员的忠诚与勇敢。

“行春兼督貔虎士,破贼屡奏明光宫”进一步描述了官员在治理与军事上的双重角色,既需关注民生,又需保家卫国,展现了其多面性与责任感。

“今年岂料烟尘起,赤白提囊走边吏”转折点到来,意外的战事爆发,使得原本平静的生活再次动荡,体现了世事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

“县官飞符急索租,谁能急了官中事”揭示了官场内部的压力与挑战,县官催租的急迫,反映了基层行政的繁重与复杂。

“不如置笏还县官,头巾脱挂西林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压力的无奈与逃避,选择退隐,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诗句留传天地间,时有人来问奇字”强调了诗歌作为文化传承的价值,即使在远离官场后,仍能留下影响,被后人铭记。

“功名正恐未免耳,此役由天不由己”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个人命运有时难以自主,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官场生活的复杂性、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功名与自由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王庭圭
朝代:宋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猜你喜欢

哭同年友冯校书·其一

叔常双骭骨,客死汉江中。

忆昨烦忧甚,知吾友道穷。

远游那知已,即愿得纯终。

他日论巴产,东西有二冯。

(0)

重赋三高·其一

著就农夫谷不收,江湖著我系虚舟。

渔樵拍手应相笑,不得长鲸取次休。

(0)

咏史.陈茂呵水神

东都陈茂航海时,藐尔阳侯敢肆欺。

拔剑一呼风浪息,大贤行处有天随。

(0)

千金村

种豆燃萁地力劳,更将菜甲压豨膏。

豪家粔籹消多少,切莫煎熬到老饕。

(0)

宿灵仙观

灵宫耽耽虎守谷,羽褐出山邀客宿。

稽首中茅司命君,四叶秉符调玉烛。

鸣金击石天相闻,游飙倒影声磷磷。

戏上云崖撼琼树,脱叶出溪惊世人。

(0)

王才臣求园中六诗杨秘监谢尚书皆赋·其一庄敬日强斋

曲礼毋不敬,圣门恭而安。

少成复习惯,心广仍体胖。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