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苏适春雪八首·其四》
《和苏适春雪八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溪上泛舟成底事,庵前夜立意如何。

争知万顷青青麦,绝胜黄河一尺波。

(0)
翻译
在溪水上泛舟到底为了什么呢?
夜晚站在庵前又在想些什么呢?
注释
溪上:指溪边,河流之上。
泛舟:乘船在水面上游荡。
成底事:到底有什么目的或意义。
庵前:小庙或者修行处的前面。
夜立:夜晚站立。
意如何:心里在想什么。
争知:怎会知道,哪里会想到。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一万顷等于约60万亩。
青青麦:碧绿的麦田。
绝胜:远远超过,无比好于。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
一尺波:一尺高的波浪,形容风浪很小。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田园生活的诗句,通过对比麦浪和河波,表达了诗人对丰收景象的喜悦。溪上泛舟而至底,庵前夜立皆为描绘自然美景之笔触,显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感受。

"争知万顷青青麦"一句,则直接表达了对春天丰饶景象的赞美。万顷青青的麦浪,不仅是农业丰收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绝胜黄河一尺波"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好景象的无与伦比。在这里,黄河虽大,但其波涛不及这万顷青麦之美,这里借对比手法,使得春天田野的生机勃勃更加鲜明。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盛景象的欣赏与赞扬,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平和、丰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透碧霄

初疑石壁无行路,已转方知透碧霄。

茶鼎快烹泉窦月,酒杯低吸海门潮。

乾坤浩荡乡心远,岁月苍忙客鬓凋。

欲约洪崖同一笑,满山竹□自萧萧。

(0)

少章过吴门宠示淳夫子瞻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之什俾余继作辄次二公韵以寄之

怀友对华月,身如匏系何。

遥聆金玉音,怅望江湖波。

忧来诵三篇,调饥饷嘉禾。

苏范天下贤,阅士岁月多。

怜君似兰芷,长育瑶山阿。

良工得宝璧,韫椟加琢磨。

发为惊人语,九曲倾洪河。

蟠蜿寄短章,浩荡写长歌。

一官得武林,万景尽包罗。

又如弹响泉,馀韵清且和。

籍湜师韩文,其则在伐柯。

俯视枳棘间,翔鸾岂蹉跎。

圣朝颂声作,周雍与商那。

二公且大用,岂得归岷沱。

(0)

次韵公绍贺崇静之赐金紫·其二

久脱朝衣袭野裳,亲逢盛旦日重光。

耕田凿井尧民事,垂组怀黄汉服章。

诸老相欢陶圣治,两宫遥祝与天长。

谪仙才调今谁是,肯解金龟燕夕阳。

(0)

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其二

前哲临流猛拂衣,身违忧患是先几。

非才自合居闲旷,不泛五湖何处归。

(0)

求筇杖

霜筠来自蜀山遥,天骨轻清素节高。

我若得之如佩玉,君应辍此似秋毫。

(0)

晓云峰

旱天无觅处,晓云此无数。

只消一缕飞,亦可作甘露。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