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云松禅师朝普陀》
《送云松禅师朝普陀》全文
明 / 荣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几年面壁礼空王,飞锡南询到海方。

大地山河归法界,孤云野鹤寄行藏。

月明鹫岭千花现,朝拥龙宫一苇航。

学道几人登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

(0)
鉴赏

此诗《送云松禅师朝普陀》由明代诗人荣清所作,描绘了禅师云松朝圣普陀的壮丽景象与深刻寓意。

首句“几年面壁礼空王”,以“面壁”象征禅修的刻苦与静思,通过“礼空王”表达对佛法的虔诚敬仰,暗示云松禅师多年的修行与悟道过程。

“飞锡南询到海方”,“飞锡”形象地描绘了云松禅师行脚的轻盈与自由,“南询”则点明了他前往普陀山朝圣的目的。“到海方”既指地理上的远行,也暗含着心灵的探索与超越。

“大地山河归法界,孤云野鹤寄行藏”,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巧妙结合,大地山河在佛法的照耀下成为法界的一部分,孤云野鹤象征着禅师的行踪与心灵的自由,寄寓着禅师在修行路上的自在与超脱。

“月明鹫岭千花现,朝拥龙宫一苇航”,描绘了云松禅师朝圣途中的奇景,月光下的鹫岭仿佛千花绽放,象征着佛法的光明与智慧;而“一苇航”源自《庄子》,比喻云松禅师以简朴之物渡过人生的波涛,象征着修行者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心灵的彼岸。

最后,“学道几人登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表达了对云松禅师修行成就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疑问:在追求真理与解脱的路上,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到达彼岸?“漫因行脚叹津梁”则是在感慨修行之路的艰难与漫长,以及对指引与帮助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云松禅师朝圣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邃与禅宗思想的精妙,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荣清
朝代:明

荣清,字逸泉,号水濂先生,明洪武末年,朝廷召其为著作郎,辞不就。明正统初年携家迁居无锡,为无锡梁溪荣氏始迁祖。
猜你喜欢

和唁项羽四首·其二

江东何日奏皇猷,剑气虞姬逼斗牛。

二百关河怜未得,八千子弟愧遗羞。

经营终让歌风帝,叱咤难惊开国侯。

漫道生平多慷慨,英雄千载说名流。

(0)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其七

眼前风物又残秋,芦絮浑如柳絮稠。

相像红桥佳丽地,诗人合住小扬州。

(0)

拟古三章

芃芃黍苗,蕴崇孔劳。其考力穑,其子安食。

芃芃黍稷,收之自郊。既廪既庾,其子轻抛。

卓彼亢宗,泌擢繁伤。岂无微怨,厚德难忘。

(0)

朱礼庭世讲回浙省侍,不及再与明秋京围之试,诗以赠行

观国心原切,趋庭念已驰。

彩衣重拂拭,云路暂稽迟。

文史三冬事,舟车一月期。

长途须慎重,寒朔正风吹。

(0)

遥和友人山行之作二首·其二

石映成霞树作烟,阴林断处日光穿。

重峦绝壑疑无路,扶策攀藤竟过巅。

胜地拟滁民共乐,诗新轹谢句高悬。

遥知莲幕从公客,亦有清词赋洞天。

(0)

和许寿峰见赠之作三首·其二

草木都随笔下春,新诗婉丽妙超神。

唱酬愧我空叉手,著述知君已等身。

有客特开栽竹径,无官权作判花人。

清闲奇福皆天赐,株守寒窗未足颦。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