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鸳湖好,非关请乞来。
东山选丝竹,北使问楼台。
鸿向青冥送,花因白社开。
只愁蒿目意,黄绮亦难裁。
一曲鸳湖好,非关请乞来。
东山选丝竹,北使问楼台。
鸿向青冥送,花因白社开。
只愁蒿目意,黄绮亦难裁。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赠沈继山司马》。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鸳湖的美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风土人情。
首句“一曲鸳湖好”,开篇即以“鸳湖”点题,鸳湖是江南著名的湖泊,此处以“好”字定调,表达了对鸳湖景色的赞美之情。接下来,“非关请乞来”一句,似乎在暗示这美景并非偶然得来,而是经过精心营造或自然造化之功。
“东山选丝竹,北使问楼台”两句,运用了典故,东山指的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这里借指选取音乐和艺术;北使则可能暗指北方的使者来访,询问楼台建筑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鸳湖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文化汇聚之地。
“鸿向青冥送,花因白社开”描绘了天空中的鸿雁飞翔于青天之上,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白社”则可能是指民间聚居之处,花朵在此开放,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只愁蒿目意,黄绮亦难裁”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珍惜与忧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美景可能会被遗忘或改变,同时也暗含了对隐士黄绮(黄公度和绮季)的敬仰,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永存,不被世俗所淹没。
整首诗通过对鸳湖美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也融入了人文情怀和社会风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望层霄、五云开处。
屏星光射螺浦。
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
梅半吐。
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
花娇欲语。
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
□□□,玉粒家家丰贮。
因人岂关天数。
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
□□□。
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
班催鹭序。
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线,待把衮衣补。
天启黄旗运,复见汉黄香。
名高黄榜,飞黄腾入鸳行。
文彩苏黄而上,政事龚黄而右,黄纸选循良。
黄见眉间色,卿月照黄堂。
调黄钟,舞黄鹤,醉鹅黄。
黄云催熟,黄童老叟庆金穰。
间展黄庭一卷,自爱黄花晚节,黄閤日偏长。
印佩黄金斗,黄发半苍苍。
纶巾少驻家山,北窗睡觉南薰起。
黄庭细看,长生秘诀,神仙奇趣。
奈此苍生,愿苏炎熟,仰为霖雨。
趁丹心未老,将整顿乾坤,手为经理。
好是今年庆事。
抱奇孙、一门佳气。
蓬山振佩,麟符重锡,褒纶新美。
玉树参庭,桂枝分种,香浮兰芷。
看他年、接武三槐,长是伴、庄椿岁。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鲵剪,于菟缚。
单于命,春冰薄。
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
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
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问讯西园,一春几何,君今再游。
记流觞亭北,偷拈酒戏,凌云台上,暗度诗阄。
略略花痕,差差柳意,十日不来红绿稠。
须重醉,便功名了后,白发争休。
定谁骑鹤扬州。
任书放床头盏瓮头。
况殷勤莺燕,能歌更舞,轻狂蜂蝶,欲去还留。
岁月易忘,姓名须载,笔势翩翩回万牛。
归来晚,有烛明金剪,香暖珠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