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风度楚人骚,不为悲秋叹二毛。
席地梦回云气湿,仰天歌罢月轮高。
凤兮览德翔千仞,鹤也扬声出九皋。
有约蓬莱清浅处,碧桃花底听云璈。
晋人风度楚人骚,不为悲秋叹二毛。
席地梦回云气湿,仰天歌罢月轮高。
凤兮览德翔千仞,鹤也扬声出九皋。
有约蓬莱清浅处,碧桃花底听云璈。
这首诗《寄所知》由明代诗人丘浚创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晋人风度楚人骚,不为悲秋叹二毛”以晋楚文化为背景,借晋人的风雅与楚人的浪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因岁月流逝而感伤。这里的“二毛”指头发斑白,暗含岁月不饶人的感慨,但诗人并未因此沉溺于哀愁之中。
颔联“席地梦回云气湿,仰天歌罢月轮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仿佛在地面上席地而坐,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周围弥漫着湿润的云气。梦醒后,他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高悬,景象壮丽而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平和。
颈联“凤兮览德翔千仞,鹤也扬声出九皋”运用了凤与鹤这两个象征高洁、自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自由精神的向往。凤翔千仞,寓意高飞远举;鹤出九皋,象征着从深幽之地脱颖而出,展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尾联“有约蓬莱清浅处,碧桃花底听云璈”则将想象引向更深远之处。诗人似乎与友人相约在蓬莱仙境的清浅之处,那里有碧桃盛开,云璈(一种古代乐器)悠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令人向往的仙境氛围。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心灵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高洁品德以及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